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航天领域 , 美国确实是处于世界领先 , 但是在历史上 , 美国的航天事业并不是一帆风顺 , 曾经发生了很多太空事故 , 有一些事故是在地面发生的 , 有一些是在发射过程中发生的 , 还有一些事故是在太空飞行过程中发生的 , 有一些事故则是在返回地球时发生的 。 在这么多事故中 , 阿波罗13号飞船堪称一次完美的“太空救援” , 因为这艘飞船在前往月球的路上发生了爆炸 , 登月任务已经没法完成 , 连宇航员如何安全返回地球都成了一个大难题 , 但是最终宇航员克服了重重困难 , 安全驾驶飞船返回地球 。
航天飞机
在阿波罗计划即将结束的时候 , 美国就已经开始着手研究一些能够重复使用、往返于近地轨道以及地面的航天器 , 最终确定了航天飞机的设计方案 。 航天飞机由3个部分组成 , 包括2个可以回收重复使用的固体火箭助推器、可以多次使用的轨道器以及一个不回收的外挂燃料箱 。 航天飞机执行飞行任务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
1、起飞过程:和传统的运载火箭一样屹立于发射台上 , 2台固体火箭助推器和3台液体火箭同时点火垂直发射升空;
【航天飞机发射后爆炸,1400热空气席卷机舱,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2、助推火箭分离:在发射升空大约120秒后 , 航天飞机已经飞到40公里的高度 , 这时候助推器的燃料基本上都已经耗尽 , 便与航天飞机分离 , 而主发动机则继续运行 , 将航天飞机送上更高的飞行轨道;
3、外挂燃料箱脱落:在发射升空大约500秒后 , 航天飞机到达100多公里高度 , 飞行速度以及达到7.8公里每秒 , 这时候外挂燃料箱推进剂基本上也已经耗尽并自动与轨道器分离;
4、轨道器入轨:航天飞机轨道器以接近8公里每秒的速度飞行 , 依靠自身的轨道机动动力系统调整到达预定轨道;
5、返航:完成飞行任务后 , 航天飞机启动轨道机动动力系统进入椭圆形轨道 , 宇航员向计算机输入重返地球大气层的执行程序 , 航天飞机的飞行姿态进行调整 , 形成形成机尾向前、机腹向地面的姿势 , 随后启动发动机逆向喷射进行减速 , 当航天飞机下降到一定的高度后又会调整飞行姿态 , 再次将机头调整向前 , 以40度俯冲角进入大气层 , 经过一系列的减速后 , 航天飞机像普通滑翔机一样滑翔着陆 , 以34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降落到机场跑道 。
航天飞机的出现 , 确实是人类航天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 说明可以重复使用的飞船是可行的 , 不过 , 航天飞机在使用过程中并没有达到设计的预期 。 当时之所以想要设计一种能够重复使用的飞船 , 是因为不可重复使用的飞船、火箭制造、发射成本都太高了 , 所以美国就想研发重复使用的飞船 , 希望飞船的重复使用能够降低发射成本 。 在确定航天飞机的设计结构布局时 , NASA的科学家曾经估算了使用成本 , 一开始任务发射的飞船大概就是100美元1公斤 , 每次发射的成本不会超过600万美元 。
实际上 , 由于航天飞机整个系统实在是太复杂了 , 仅仅航天飞机的机身就有超过250万个零件 , 每次完成飞行任务返回地球以后 , 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对航天飞机进行维护 , 再加上研制成本后 , 每次飞行任务的成本都远超最初的预算 。 美国一共有5架航天飞机投入使用 , 5架航天飞机的发射次数加起来有100多次 , 平摊下来 , 每次飞船的费用高达5亿美元 。 使用成本远超预算 , 是航天飞机退役的原因之一 , 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就是安全性的问题 。
发射后突然爆炸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原本是用作高拟真结构测试体 , 但是在完成初期的测试任务后 ,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被改装成正式的轨道载具 , 是美国正式投入使用的第2架航天飞机 , 在1983年4月4日进行了飞行任务首航 。 在前面的几次飞行任务中 ,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都出色地完成了飞行任务 , 但是在1986年1月28日进行的第10次飞行任务时却发生了爆炸 , 航天飞机内的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
推荐阅读
- 研究人员揭示在太空中进行手术的复杂过程
- 3名航天员每天都要1650升氧气,执行180天任务所需氧气从哪里来?
- 宇航员屡屡看到幻觉,是真的还是假的?浩瀚宇宙真的有魔力?
- 女宇航员在太空生活那么久,若来了生理周期怎么办?办法真是高明
- 研究表明:被抽检的14名宇航员DNA全部紧急突变了
- 阿波罗6次成功登月,飞船和登月舱可靠性不足50%?连厕所都没有
- 研究表明:被抽检的14名宇航员DNA全部突变了
- 比地球大40%!发现新的“超级地球”,仅100光年远,或有外星生命
- 两种不同的理论,却有着诸多相似之处,浅谈后殖民理论与文化创伤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