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年代就存在的鱼,长达3米,重量可达180公斤,为什么不能留


恐龙年代就存在的鱼,长达3米,重量可达180公斤,为什么不能留


文章图片


恐龙年代就存在的鱼,长达3米,重量可达180公斤,为什么不能留


文章图片


恐龙年代就存在的鱼,长达3米,重量可达180公斤,为什么不能留


你们有没有听说过一种叫做“鳄雀鳝”的鱼 , 它存活了将近1亿年 , 你知道这条鱼到底长什么样吗?可能大多数的人都没有听过他的名字 , 但鳄雀鳝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 , 甚至恐龙年代它就存在了 。 这种鱼长相奇特 , 他拥有爬行动物长满锋利牙齿的嘴巴 , 可却长着鱼的身子 , 因为嘴巴和鳄鱼相似 , 所以用“鳄”来命名 。 他体长可达3米 , 重量可达180公斤 , 是一种凶猛的捕食者 。
除此之外 , 它肺部的鱼鳔可以呼吸空气 , 这帮助他在缺氧的回流或者小溪中能很好的存活 。

这种古代鱼类之所以能存活到现在的其中一个原因 , 就是它具有防御性的外壳 。 它们的鳞片上有一种叫做“硬鳞质”的超坚硬釉质 , 和牙釉质很像 , 要想穿透这层铠甲 , 很可能需要使用钻孔机才行 。 因此 , 就连史前和他们共同生活的恐龙都拿他们没办法 , 于是 , 很难有掠食者能成功地将鳄雀鳝捕食 。
所以 , 我国的本土鱼根本没办法和他们抗衡 , 相反 , 这些鳄雀鳝会以本土鱼为食 , 不只是鱼 , 水里所有的活物都可以作为他的盘中餐 。 一旦鳄雀鳝在当地落脚 , 那就会立马开启自助餐模式 , 每天都要进食相当于自身体重的5% , 不夸张的说 , 一条鱼可以在足够的时间里吃光一整个湖里的鱼 。 这也是人们为什么见到它一定要把他抓不起来的原因 。 继续留在水塘 , 其他的鱼儿就要遭殃了 。

有这样一种鱼 , 长相和鱼大差不差 , 但却有着比“鳄鱼”还凶狠的名声 , 它不仅吃鱼 , 它还可能会攻击人类 。 这就是臭名昭著的“鳄雀鳝” 。 它虽然有着鱼的外形 , 但它却完全不受渔民喜欢 。 鱼塘要是混入了一只鳄雀鳝 , 那鱼塘的主人可能就惨了 。
2021年 , 甘泉的一个鱼塘的主人发现池子里的鱼虾好像都不见了 , 抽干水后发现了一条长度达到1米的鳄雀鳝 , 就他一只鱼将整个鱼塘的鱼苗虾苗全部吃光 。
钓鱼爱好者们看到它也很难开心 , 毕竟要是看到了这种动物 , 就证明这附近的区域很难再有其他鱼类了 。 不过一般情况下 , 钓鱼爱好者也很难有机会钓到鳄雀鳝 。 鳄雀鳝和鳄鱼的嘴巴很像 , 锋利的牙齿咬断一根鱼线根本没有难度 。 钓到不是没有可能 , 只是需要很多的技巧和运气 。
泰州的一个小孩在小区的水池边上玩水时 , 被里面的一只鱼咬伤了手指 。 物业和当地区民抽水后发现罪魁祸首就是鳄雀鳝 。 这还只是一条70厘米的“小鱼” , 若是不管 , 它们能长到3米的长度 , 到时候怕是大人他们都敢攻击 。

鳄雀鳝十分敏锐 , 和大多数的鱼一样 , 他拥有非常灵敏的震动感觉器官 , 侧线 。 拥有侧线的鳄雀鳝可以感知周围的环境 , 定位猎物和掠食者的位置 , 因此 , 它们对船只的撞击和声响也十分敏感 , 想要抓到它并不是很容易 。
奇怪的是 , 鳄雀鳝的原产地不在我国 , 那这些出现在中央公园、小区水池中的它们都是从那儿来的呢?
频频出现在中央公园 , 小区水池等地的鳄雀鳝 , 原产地并不在我国 , 那他们是怎么来的呢?事实上 , 它们来到我国一开始的目的是作为观赏鱼 。 这种鱼长相奇特、鳞片好看 , 所以一些养鱼的爱好者就会把他们养在家里 。
【恐龙年代就存在的鱼,长达3米,重量可达180公斤,为什么不能留】
但是他们都不知道这种鱼长得能有多快 。 到成年时 , 鳄雀鳝的长度能达到3米左右 , 这时家里面的鱼缸就根本盛不下这个庞然大物 。 更不用说在成长过程中 , 食肉性动物鳄雀鳝还需要大量肉类饲料 。 很难承受的养鱼人不知道怎么处理 , 就只好遗弃到自然水域 。
另外还有一些“爱心人士” , 可能不认识鳄雀鳝 , 就和其他的鱼儿一起放生 , 但他们不知道 , 这会严重影响野外生态环境 。 这些鳄雀鳝在我国没有天敌 , 放生后当地动物的生存都会被他威胁 。 况且 , 这种鱼属于外来物种 , 随意放生是违法行为 。
不止动物 , 从前北美洲土著人的主要食物来源就是鱼虾 , 鳄雀鳝就会争夺它们的鱼类资源 。 因此 , 鳄雀鳝曾经也确实遭到过大肆的捕杀 , 在德州 , 人们用200伏的电网来捕杀它 , 为了永远的斩草除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