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前言1995年4月 , 武汉市抖得最响的企业家——中国长江动力集团(简称:长动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的于志安 , 从国外返回武汉后 , 突然失踪了 。 后经我国驻外使馆证实:“于志安潜逃菲律宾” 。
这一重磅消息刊登在报纸上 , 立即引起了全国轰动!这时 , 人们才发现 , “长动集团”已负债总额高达8000万元 , 集团所属企业绝大多数入不敷出 。
图 | 于志安
那么 , 于志安为人如何?怎样将国有资产流入菲律宾的?他潜逃后 , 谁接管了国内的烂摊子呢?
于志安“有胆有识”1981年10月 , 于志安接过了全国行业“亏损冠军”——武汉汽轮发电机厂厂长的大印 。 他上任后办的第一件事 , 就是“请求国家断奶” 。 于是 , 汽轮发电机厂的5000多名职工 , 在他的号召下 , 背着240万元的亏损 , 一股脑地投身到市场中谋求发展 。
同行笑他是“盲人瞎马” , 但于志安却一口咬定:“没有办不好的企业 , 只有没办好的企业” 。 别人说这话 , 可能是吹牛 , 但于志安说 , 自有他一番道理 。 公司的大小职工 , 又似乎从于志安曾带领工人试制出我国第一台手扶拖拉机 , 并把武汉柴油机厂建成了全国第一架年产万台柴油机企业的辉煌历史中 , 看到了一线曙光 。
有老职工开玩笑地说:“于志安有超人的智慧 , 那高耸的秃顶就说明了一切 。 ”
于志安上任后办的第二件事 , 便是将生产了几十年的滞销产品停产 。 他放弃了同行们热衷的“大型发电机组” , 转身开发出了“母子型”热电联供机组 。 新产品一经推出 , 立马大爆市场 。
短短5年的时间 , “汽轮发电机厂”在于志安的带领下 , 年利润一举突破1000万元大关 。
当同行们盯上“汽轮发电机厂”的盈利模式时 , 于志安又打出了另一张王牌——以汽轮发电机厂为依托 , 组建了一个“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中国长江动力集团公司 。
在员工大会上 , 于志安意气风发地说:“仅靠一个企业去独闯天下 , 纵然能够获得一时的胜利 , 但难以持久 。 只有利用群体的优势 , 冲向市场之海 , 才算是真正的强者 。 ”
于志安有胆有识 , 他刚坐上了“长动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宝座后 , 又连续使出2手高招:
不到2年的时间 , 这些收来的“赔钱”企业 , 全都起死回生了 。 就这样 , “长动集团”把雪球越滚越大 , 迅速壮大成为辐射全国20多个省市、横跨10大行业、拥有国内外200多家单位的跨国集团公司 。
一、将建厂12年 , 年年亏损的“武汉照相机总厂”收入“长动集团”公司的麾下;将拥有2万多名职工的“武汉市建材工业局” , 及所属30多家企业 , 收归到“长动集团”公司的名下;
二、向全集团推出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企业”模式 。
不久 , 于志安又把赚钱的目光放到了国外 。 1993年 , 于志安与菲律宾国家电力公司签订了一项重大的电力工程合同 , 建了一座注册资金50万美元 , 年电费收入1000万美元的电厂 。
随着于志安的“成功” , 他头上的桂冠也越来越多了 。 诸如“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企业家”等等 。 为了维持自己在公众面前的良好形象 , 他不得不戴着假面具生活 。
图 | 封面杂志上的于志安
于志安“两幅面孔”于志安12岁参加革命 , 16岁入党 , 参加过著名的辽沈战役 。 复员后进厂 , 试制出我国第一台手扶拖拉机 。 在“动荡年代” , 他落下残疾 , 却不放弃抵抗 。 拥有这样不寻常的经历 , 使得企业界和新闻界一直对他“宠爱有加” 。
1981年 , 于志安来到武汉 。 在他的带领下 , 企业蒸蒸日上 。 于志安作为一个局级干部 , 10年来外出办事 , 尤其是在大夏天的武汉 , 他坐的车竟是一辆没有空调的伏尔加旧车 。 当有人提出给他换台“奔驰”时 , 他摇摇头不愿接受 。
推荐阅读
- 小姐姐轻松提起两袋大米,男子紧随其后效仿,却被压倒在地
- 大危机将至?长江武汉段水位历史同期最低,可能面临极端干旱现状
- 2018年保姆持遗嘱要求继承三套房产,一审支持一套,二审结果如何
- 武汉女大学生检查发现银行卡余额多了31万,银行:就是你的
- 即日起,武汉多条公交线路、站点有调整
- 案例:67岁老人卖糖水被网暴,一度成为热搜,网友再次强调可怜人
- 男子手持一瓶酒,坐在湖边和钓鱼的女子聊天,被老婆一脚踹到水里
- 所有东西都不标价,武汉江汉路这些网红店“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