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新冠疫情短期内并不会彻底消失 , 但后疫情时代的阴霾已经笼罩于人类的头顶之上 。 有研究显示:71%新冠患者留有后遗症 , 涉及症状或高达200多种 。 “新冠后遗症”俨然成为现代医学的一大挑战 。
面对这场抗“遗”战役 , 科学界也在不断探寻救赎之法 , 除却全球都在奋力开发的疫苗 , 干细胞疗法也交出了颇为亮眼的答卷 。
国内新冠疫情终于迎来曙光 , 但对于很多患者来说 , 出院并不是治疗的终点 , 而是开始 。
种种研究表明:新冠不只是肺部疾病 , 它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患者的多个组织与器官 。 如“搅乱”中枢神经系统 , 让患者丧失味觉和嗅觉、认知能力下降;又或是让患者肺部纤维化 , 出院1年后 , 仍感呼吸困难等等 。
新冠对机体的伤害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远 。 而近日《柳叶刀》子刊上的一则有关“新冠后遗症”的研究[1
更是为我们带来了触目惊心的数字 。
△文章研究了患者出院后5个月及1年后的各项状态 , 情况不容乐观
来自英国莱斯特大学的研究者发现:感染新冠1年后 , 71%的患者都留有后遗症 。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截至2022年5月 , 全球感染新冠人数已超过5亿 , 即使他们都治愈出院 , 也会有3亿多患者将直面后遗症的折磨 。
更残酷的现实摆在了人类面前:即使我们最终能彻底防治新冠 , 它的“余震”也将长久地影响着全球健康 。
后疫情时代 , 我们究竟该何去何从?
01新冠后遗症:症状繁多累及多个器官系统
三年疫情期间 , 科学界诞生了一个新词—Long COVID(长期新冠) 。
在世卫组织2021年10月公布的官方定义中[2
:新冠长期症状 , 即常说的新冠后遗症 , 通常在感染新冠3个月后出现 , 它不会因为转阴而消失 , 症状至少要持续2个月以上 。
《柳叶刀》上的新研究则证实了这种情况的普遍性 。 莱斯特大学的研究团队分析了来自数十家英国国家卫生服务局(NHS)医院的患者数据 , 共纳入2020年3月7日-2021年4月18日期间出院的2320名成年参与者 。
通过分析患者各项指标、身体表现和器官功能 , 研究者发现出院5个月后 , 只有25.5%的新冠患者完全恢复 。 而就算时间跨度被拉长到1年 , 患者的改善也微乎其微 。
71%的患者仍会遭受一种或多种后遗症的侵扰 , 常见症状包括疲劳 , 呼吸困难 , 肌肉疼痛和失眠等 。
然而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 《EClinicalMedicine》上一篇“针对3762名长期新冠患者”的研究就提到:综合先前的研究、病例等各方数据 , 新冠后遗症可能会涉及203种症状 , 累及全身10个器官系统 , 包括神经精神系统、生殖性、心血管性、肺脏等[3
。
△后遗症中比例较高的是疲劳、呼吸困难、脱发等问题
其中肺部系统 , 作为新冠病毒主要攻击的器官之一 , 往往是后遗症的“重灾区” , 常见病症包括肺部纤维化—这种疾病简单来说 , 就是正常的肺泡被纤维状样的“疤痕”代替 , 肺部丧失了原本弹性 , 这才导致了患者长期的呼吸困难 。
常见症状已经足够五花八门 , 但有科学研究显示 , 新冠还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给患者“埋了雷” 。
首先它与糖尿病之间存在双向关系 。 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感染新冠 , 而一项基于18万人的研究表明:感染新冠会让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大大提升[4
。
△与当代对照组相比 , 按急性感染严重程度划分的COVID-19后糖尿病结局的风险和负担
其次 , 新冠还让男性很受伤 。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 , 有近5%的成年男性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了睾丸和阴茎体积减小的情况 , 15%的人宣称自己经历了勃起功能丧失 。
而据2022年2月发表在《自然·医学》杂志上的论文[5
显示 , 感染新冠病毒会增加患者包括脑血管疾病、心律失常、心肌炎、缺血性及非缺血性心脏病在内的多种心血管疾病风险 , 在这一点上 , 即使是没有住院的轻症感染者也不能幸免 。
推荐阅读
- 兵王袁宇宙:炫富小王子周劼的十大语录
- Worthington弹性蛋白酶&透明质酸酶简介
- 基因组 DNA 分离丨Worthington核糖核酸酶A
- 长征五号火箭再入大气层,砸中地面行人的几率究竟有多大?
- 如果海洋中的水全是淡水,地球会发生什么?科学家:后果很可怕!
- 苏联的“人猿杂交”实验,科学家花重金找5名女孩,最终结局如何?
- 1979年以来最长!臭氧层空洞持续时间破记录,面积竟达2480万平方公里
- 热类木星以TOI-2109b行星为例,将如何走向消亡?答案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