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学义跟乡亲们讲他这几年的经历 , 只说他是在外面当八路军打日本负了伤 。 回乡的4 年多时间里 , 乡亲们只知道宋学义是个有功劳的残疾八路军 。
一次 , 他的大儿子宋大保在学习语文课本上的《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 , 发现叫宋学义的战士和父亲同名同姓 , 就回家问他是不是课本上那个宋学义 , 他摇摇头说:“咋会呢?不是、不是 。 ”
宋学义老家
1951 年10 月的一天 , 北孔村的宋学义收到一封来自河北省易县北管头村的挂号信 。
听说是娘家那边的来信 , 宋学义的妻子李桂荣兴奋地来到丈夫身边看个究竟 。 宋学义拆开信一看 ,只见上边写道:
事情的缘由是: 党中央决定召开全国老军人、老烈属代表大会 , 宋学义也在受邀之列 。 可此时壮士身在何处? 他们找到了宋学义在狼牙山曾经工作结婚的地方 。于是 , 这才有了河北易县北管头村宋学义岳父的来信 。
“学义吾婿 , 中央开会 , 到处找不到你 , 前几天县里来人 ,让通知你赶快回来一趟 。 切记 。岳父 。×年×月 。”
宋学义的老友、曾长期在沁阳任职的老干部张贺兆说 , “要不是1951年的全国寻访英雄活动 , 人们或许就永远不知道他的下落了 。”
当上级领导看到面前的宋学义 , 都忍不住感慨 , 他那因为跳崖受伤永远佝偻着的腰身 。 吃力地撑着 , 还有一贫如洗的家 , 就是著名的抗日英雄的真实生活状况 。
儿子宋福保回忆:
父亲和母亲1947年回沁阳老家 , 直到1959年‘壮士’身份被认定 , 这10多年间 , 他没和任何人表过自己的功绩 。
与父亲共同生活的20年中 , 父亲从来没有对儿女们讲过自己的身世 , 即使后来成了英雄、名人 , 也从来不向组织伸手 , 倒是时刻严格教育自己的子女 , 不要拿他来做挡箭牌去做特殊的事 , 享受特别的待遇 。
宋学义(中)
当时的北孔外号“百苦村” , 地处沁河南大堤的堤窝里 , 一到夏秋汛期 , 河水就通过地下渗到堤外 , 村里地里汪洋一片 。 洪水退了 , 到处还是隐地皮水 , 一锨一个小水坑 。 井里的水都是苦的 , 收秋种麦以后 , 地里泛盐碱白茫茫一片 。
当时担任村农会主任的宋学义领导全村人挖河排涝 。 暴雨天 , 宋学义观察水流流向 , 做记号 。 找人绘制排涝河渠图 , 大会动员、小会讲解、个别谈心 , 聘请技术人员作报告 , 向县里申请来了一万斤救济粮作为工程补助 。
开工时 , 宋学义带头跳进结冰的水里 , 挥动钢锹……休息时分 , 人们找到躲到小庙痛苦呻吟的宋学义 , 人们发现他的腰部戴着特制的腰卡……
宋学义到河南滑县开会 , 适逢河堤决口 , 在场的群众手足无措 。 宋学义当场跳进水里大喊:“我是‘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宋学义 , 大家听我指挥 , 没带工具的下水 , 挨个坐在决口处筑成人墙 。 ”人们顿时跟着扑通扑通都跳了下去 , 用身体堵住决口 。 “宋学义”仨字好使 , 他自己清楚 。 该啥时候提 , 他心里更清楚 。
1971年6月26日 , 宋学义因为身体长时间没有得到很好的休养不幸病逝 , 终年只有53岁 。 英雄........浩气长存 , 虽死犹生 。
1979年河南省革命委员会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 长眠于沁阳烈士陵园 。
战场到家乡 , 从壮士到农民 , 战时的英勇顽强 , 和平年代的默默无闻 , 宋学义 , 都以同样对党的忠诚 , 成为后人楷模 。
宋学义所在的王曲乡有一所中学被光荣地命名为“宋学义中学” 。
这所学校的老师会给每一位新生讲述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 。
传承的意义是英雄精神的寓世和对历史的尊重与敬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