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宋学义,娶妻狼牙山姑娘,隐瞒身份回乡务农( 二 )


马宝玉(1920―1941.9.25) 终年21岁 。
胡德林(1917-1941.9.25)终年24岁 。
胡福才(1913-1941.9.25)终年28岁 。
葛振林(1917~2005)当年24岁 , 享年88岁 。
宋学义(1918—1971)当年23岁 , 享年53岁 。

宋学义(左)和葛振林
五壮士跳崖后 , 班长马宝玉 , 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 。 葛振林和宋学义被悬崖上的树枝挂住得以生还 。
易县毛儿岩乡龙王庙村村民冉元同在远处的大莲花瓣主峰 , 目睹了战士们先后跳下悬崖 。 日军撤退后 , 冉元同带领陆续回来的村民一同去壮士跳崖的地方救人:

我们先到了两个人跳崖的地方 , 那里有三条布裹腿 , 都擦了血 , 一条毛巾也是擦过血的 , 一个手榴弹袋 。 这个地方的半山腰有棵山桃树 , 可能就是这棵树把他们挡住了 , 两个人已经不见了 。我们又转了个弯 , 找到了三个人跳崖的地方 。 枪已经没有了 , 三个人也早已经……”
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跳崖当晚 , 死里逃生的宋学义、葛振林连夜带伤下山寻找大部队 。 腰部已经受了重伤、还在吐血的宋学义自己在前头探路 , 为的是万一碰上敌人回不来了 , 伤势较轻的葛振林能逃离险境 , 继续打鬼子 。

宋学义被授予“英勇顽强”勋章
由于宋学义与葛振林的立功表现 , 他们一起被组织上送到抗大二分校学习深造 。在那炮火连天的岁月 , 主力部队流动性大 , 抗大也没有固定的地点 。 1943年 , 宋学义在一次战斗中再次摔伤了腰部 , 二次住院治疗 。 因伤病的严重缘故 , 宋学义无法在上战场 。 1944年宋学义离开部队 , 转业到河北易县狼牙山镇北管头村落户 , 任村农会主席 。
在北管头村 , 宋学义团结贫苦群众 ,动员大家积极开展生产劳动 , 多打粮食 , 支援前线 , 使北管头村很快成为支前模范村 。在这里 , 他赢得了一位姑娘的芳心 , 姑娘李桂荣的家就住在狼牙山脚下 , 第二年 , 他和李桂荣结婚了 。
在狼牙山镇宋学义工作了四年 , 离乡越久 , 宋学义愈加思念自己的家乡和家人 。1947年 , 宋学义动了回乡的念头 。 在回乡之前 , 他还想再登一趟狼牙山 , 祭奠逝去的战友 。

战士与宋学义合影
高低错落的独特山势剪影似狼牙一般直插云霄 。 没有了炮火硝烟 , 突显挺拔秀美 。
天不亮宋学义和妻子相互搀扶着沿着山沟向上走去 。 山势越来越险 , 前面出现了一座天然石门 , 两壁的数丈悬崖如刀削斧劈一般 。 来到近前 , 宋学义告诉妻子:“这就是上狼牙山的必经之路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石门 。
这里也是那年我们班长马宝玉选择的第一个阻击点 。
再向上走过天梯 , 就进入大崖缝 。 宋学义指着狭窄的石缝对妻子说:“这里叫袖洞沟 , 再上边是狼牙山有名的小鬼脸和阎王鼻子 , 那是最险的地带 , 也是我们的第二个阻击点 。
这段路我们难行 , 日本鬼子就更加难行了 , 他们都穿着笨重的皮靴 ,比我们的布鞋要重几倍…… 。
过了两座小山梁 , 便到了牛角壶 。宋学义又指着上面的一块小山地说:“在这里我们打退了敌人4 次冲锋 ,敌人的炮火打得很凶猛 , 我们在这儿利用周围的石洞做隐蔽 , 使鬼子白白浪费了那么多炮弹 。”
走过牛角壶 , 宋学义领着妻子从右边开始向上爬 , 直奔棋盘坨主峰的三烈士塔 。
中午时分 , 他们刚到达棋盘坨顶峰 , 他郑重地摆上供品 , 拿出纸钱 。
一切准备停当 , 宋学义双膝跪地 ,上香烧纸钱 。 他低着头 , 无声的泪滴落下来:

“马班长!胡德林!胡福才! 我是宋学义呀!我来看你们来了! 跳崖时班长讲 , 我们为民族解放而牺牲 , 有价值 , 值得! 你们的英名已经传遍了全中国、全世界 , 日本鬼子被打跑了 , 你们知道吗?……”

狼牙山三烈士塔 , 左上为五壮士幸存者葛振林、宋学义
1947 年6 月15日清晨 , 宋学义怀揣政府签发的路条 , 带着妻子李桂荣万分不舍地离开了他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 ,。 经过40 多天的跋涉 ,回到了他的家乡 。
离别家乡已经八九年 , 回来之后才知道不幸的消息:哥哥惨死在煤矿;为求活命 , 姐姐和妹妹被卖与他人;父亲也因病饿交加 , 死在要饭的路上 。
刚回到家乡的宋学义没有房子住 , 在左邻右舍的帮助下 , 找来了一些残椽旧瓦 , 盖了个能遮风避雨的房子 。 到上世纪50年代初 , 宋学义家依然家徒四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