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首次解析土豆的泛基因组,为杂交土豆育种奠定坚实基础( 二 )


研究中 , 该团队并未针对马铃薯使用图基因组 , 只是通过常规比对的方式进行变异鉴定 。 其实 , 他们尝试过对马铃薯构建图基因组 , 但鉴于马铃薯基因组的复杂性和遗传多样性 , 目前的方式对马铃薯泛基因组的构建效果并不好 , 所以并未使用图基因组 。
而番茄则比较适合构建图基因组 , 首先栽培番茄都是纯合的 , 基因组相对简单;其次 , 栽培番茄之间相似性较高 , 基因组比对的结果 , 相对没有那么复杂 。 如前所述 , 关于番茄的研究论文 , 以“背靠背”形式发表在了同期Nature上 。
据悉 , 构建马铃薯图基因组需要有两个前提条件:第一 , 最好是分型的基因组 , 即来自父本和母本的两套基因组是分好型的(课题组坦言此次研究并未解决该问题);第二 , 构建图基因组的材料 , 尽量选择栽培材料 , 这样不会产生特别复杂、以及伴随着高错误率的图基因组 , 对于育种也有更加实际的意义 。

(来源:Nature)
在鉴别结构变异时 , 该团队基于长读段测序数据即HiFi数据 , 增加了对于结构变异的检出效力 。 而以往基于短序列比对的结果 , 只能对单碱基变异和小片段插入的缺失进行鉴定 。
此外 , 由于马铃薯采取无性繁殖、即用薯块进行繁殖的方式 , 这意味着它极少通过异交即与别的马铃薯杂交 , 来对结构变异进行清除 。 因此 , 马铃薯基因组中保留了较多的结构变异 , 这在其它异交作物中是不常见的 。
另据悉 , 该团队主要关注马铃薯的结薯性状 。 在结实的过程中 , 马铃薯先是产生匍匐茎 , 然后在匍匐茎末端膨大形成薯块 。 而不结薯的马铃薯姊妹类群Etuberosum , 有着类似马铃薯匍匐茎的地下茎 , 不过是向上生长形成新的植株、并不产生薯块 。
随后 , 该团队通过比较基因组分析 , 鉴定了薯块发育的身份基因 , 并且进行了功能验证 。 未来 , 随着人们对基因组理解的加深 , 更多的重要生物学性状有望通过多组学的方式被鉴定到 。

(来源:Nature)

“从头组装了44份二倍体马铃薯”
过去二十年间 , 基因组学大数据在驯化历史探究、功能基因研究、分子设计育种等领域展现了巨大的潜力 , 使得育种由传统的杂交组合方式、变革为更加高效的以基因组为指导的靶向设计育种 。
而本研究从头组装了44份二倍体马铃薯、以及2份Etuberosum材料 , 为马铃薯薯块演化提供了新的见解 , 也为育种提供了新指导 。
分析发现 , 马铃薯、不结薯的马铃薯姊妹类群Etuberosum、以及近源物种番茄之间 , 以及马铃薯内部 , 都存在着如下广泛的物种树和基因树不一致现象 , 不完全谱系分选和物种间杂交都对这种不一致现象有贡献 。 这说明 , 马铃薯类群的演化历史非常复杂 。
其还发现 , 马铃薯中R基因拷贝数 , 明显高于番茄和Etuberosum 。 与种子繁殖植物相比 , 无性繁殖的马铃薯更容易受到病原菌的侵染 , 这可能促使了马铃薯扩张R基因数量以应对这种侵染 。
此外 , 该团队还鉴定了栽培和野生马铃薯物种之间大量的结构变异 , 构建了高质量的变异图谱 , 为基于变异的精准育种和亲本系选择提供了宝贵资源 。
综上 , 该研究为马铃薯家族Petota块茎的进化提供了重要见解 , 也为基于基因组设计的杂交马铃薯育种奠定了坚实基础 , 并构建了可被其它作物效仿的泛基因组学研究的可行框架 。
下一步 , 针对马铃薯基因组 , 课题组将进行分型组装 , 以期构建出高质量的图基因组 , 从而对倒位的形成机制进行具体剖析 。

(来源:Nature)
2021年 , 团队负责人黄三文曾表示 , 课题组计划在15年后 , 解决杂交土豆的系列问题 , 以实现全面产业化 。 其中 , 种子生产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 其还说道 , 肯定会最先在国内推广该技术 。
中国有18亿亩田地 , 主要用来种植水稻、小麦和玉米 , 由于没有太多土地来种植大豆 , 因此中国每年进口约一亿吨大豆、以及两三千万吨的玉米和小麦 。 之所以进口大豆 , 是因为它提供的饲料蛋白 , 是动物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
而该团队正在培育的杂交土豆 , 有望成为饲料的专用品种 。 假如将来在华南推广杂交土豆时 , 冬闲地面积较大 , 那么就可把土豆做成饲料 。 如今 , 深圳在大鹏新区给了他们两千亩试验地 。
黄三文认为 , 乡村振兴不能只靠农村 , 也要靠城市的科技支持 。 他说 , 在深圳做农业科技优势很大 , 当地支持人才非常给力 , 各种硬件也非常好 , 因此他非常鼓励更多有志之士来深圳搞农业科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