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苓连汤加减治伪膜性肠炎医案
伪膜性肠炎是主要发生于结肠的急性黏膜坏死性炎症,并覆有伪膜 。多见于应用抗生素之后,为医源性并发症 。本病发病年龄多在50~59岁,女性稍多于男性 。起病大多急骤,病情轻者仅有轻度腹泻,重者可呈暴发型,病情进展迅速 。病情严重者可以致死 。
近年研究证实,伪膜性肠炎患者粪中分离出的难辨梭状芽孢杆菌,能产生具细胞毒作用的毒素和肠毒作用的毒素,其中前者是伪膜性肠炎的重要致病因素 。这些毒均可使仓鼠发生致死性回盲肠炎 。
毒素可造成局部肠黏膜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致使组织缺血坏死,并刺激黏液分泌,与炎性细胞等形成伪膜 。在健康人群的粪便中,难辨梭状芽孢杆菌阳性率5%,住院患者携带率约13%,无症状的克罗恩病患者约8%,在50%新生儿及15%~40%的婴儿粪中,虽可分离出此菌,甚至可有毒素产生,但并无致病作用广谱抗生素应用之后,特别是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等的应用,抑制了肠道内的正常菌群,使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得以迅速繁殖并产生毒素而致病 。本病还可发生于抗病能力和免疫能力极度低下,或因病情需要而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者 。如各种大手术后,特别是胃肠道癌肿手术后,以及其他患有严重疾病如肠恶性肿瘤、尿毒症、糖尿病、心力衰竭、败血症等患者,因机体的内环境发生变化,肠道菌群失调,有利于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繁殖而致病 。
本病归属于中医学“泄泻”范畴,证属湿热夹毒,其主要病机为暑湿外感,化热入营,毒热炽盛,欲犯心包,湿热中阻,清浊不分,以致泄泻无度;脾虚湿盛,清浊不分;脾肾虚衰,阳虚欲脱;脾阳受损,运化失职,升降失常 。
【临床应用】
秦立伟0采用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伪膜性肠炎患者40例 。其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35~72岁 。应用抗生素3~10天后发生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发热,排除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诊断标准:根据用药史、临床表现,结合结肠镜、大便培养,明确诊断为伪膜性肠炎 。中医辨证标准: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诊断为泄泻(肠道湿热证) 。治法以清热利湿、解毒为主 。
基本方:葛根20g,黄芩10g,黄连10g,甘草10g,白及10g,红藤15g,湿邪偏重加薏苡仁20g,厚朴10g;食滞者加神曲10g,山楂10g,麦芽10g;发热、头痛加金银花12g;连翘10g每日1剂,取汁300ml,分2次口服 。结果总有效率95%,疗效显着 。
【病案举例】
【葛根苓连汤加减治伪膜性肠炎医案】王某,女,60岁,因为上呼吸道感染静脉滴注林可霉素,4天后出现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舌苔黄腻,脉滑数 。中医诊断:泄泻(湿热夹毒) 。纤维结肠镜:伪膜性肠炎 。大便培养:难辨梭形芽孢杆菌生长 。患者拒绝西药,应用中药清热利湿、解毒,以葛根芩连汤加味 。处方:葛根10g,黄芩10g,黄连10g,甘草10g,白及10g,红藤15g,金银花15g,连翘10g,日1剂,水煎服,分2次口服 。1周后症状消失 。复查结肠镜:肠黏膜正常 。
推荐阅读
- 二陈汤加减治小儿厌食症医案、配方
- 葛根苓连汤加减治上消化道出血医案
- 二陈汤加减治小儿哮喘医案、配方
- 葛根苓连汤加减治放射性结肠炎医案
- 二陈汤加减治小儿支气管炎医案、配方
- 葛根苓连汤加减治慢性结肠炎医案
- 二陈汤加减治上呼吸道感染医案、配方
- 葛根苓连汤加减治病毒性肠炎医案
- 二陈汤加减治子宫肌瘤医案、配方
- 二陈汤加减治输卵管囊肿医案、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