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芍药散加减治心绞痛医案

心绞痛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短暂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常在体力劳累、情绪激动(发怒、焦急、过度兴奋)、受寒、饱食、吸烟、贫血、心动过速或休克时诱发 。
典型心绞痛发作表现突然性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的压榨性、闷胀性或窄息性疼痛,可能波及大部分心前区,也可放射至左肩、左上肢前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伴有濒死的恐惧感觉,疼痛历时1~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休息或含有硝酸甘油片,在1~2分钟内(很少超过5分钟)消失 。不典型的心绞痛,疼痛可位于胸骨下段、左心前区或上腹部,放射至颈、下颌、左肩胛部或右前胸疼痛持续时间短,或仅有左前胸不适发闷感 。
中医辨证心绞痛属本虚标实之证,治疗分治标和治本 。治标,主要在疼痛期应用,以“通”为主,有活血、化瘀、理气、通阳、化痰等法;治本,一般在缓解期应用,以调整阴阳、脏腑、气血为主,有补阳、滋阴、补气血、调理脏腑等法 。其中以活血化瘀法(常用丹参、红花、川芎、蒲黄、郁金等)和芳香温通法(常用苏合香丸、苏冰滴丸、宽胸丸、保心丸、麝香保心丸等)最为常用此外,针刺或穴位按摩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
【临床应用】
张氏用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心绞痛,基本方为:当归、赤芍、茯苓、白术,泽泻、川芎各10~12g,太子参20~40g,丹参、水蛭各10~30g 。若气虚甚者加人参10g;痰凝重者(症见神疲肢倦,胸部闷痛而气短,纳呆身重,口中黏腻,舌淡胖、苔厚腻,脉迟滑而结),加白芥子、胆南星各10g,瓜蒌30g;血瘀重者症见倦怠气短,胸部刺痛,心悸懒言,口唇紫暗,舌淡暗或有瘀点脉细滑结无力),加重川芎、水蛭的剂量到30~60g 。每日1剂,早晚分服 。并嘱患者忌食生冷,戒烟禁酒,注意精神调养 。根据全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编《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为疗效评定标准,其治疗结果是:27例显效(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占28.13%;52例有效(症状明显好转,心电图基本恢复正常,占54.17%;11例好转(症状有所改善,心电图有向愈变化),占11.45%;6例无效(症状无好转,心电图无改善),占6.25% 。总有效率为93.75%
【病案举例】
马某,男,79岁 。1990年11月20日诊患者心悸不安,胸部闷痛2年,昨日由于工作劳累加重而来诊 。主诉:左胸阵发性闷痛,每次持续1~2分钟,气短乏力,不欲饮食,活动时胸痛心悸气短加剧 。诊见患者精神疲惫,面色无华,形胖而气短,语音低微,口中黏腻 。舌淡胖、苔白厚腻,脉滑结无力 。心电图示缺血型S-T段改变 。
诊断:心绞痛 。
辨证:气虚痰凝 。
治法:补气豁痰养血 。
处方:当归芍药散加味 。
当归、赤芍、泽泻、胆星各10g,川芎、茯苓各12g,白术、水蛭各15g,太子参、丹皮、瓜蒌各20g 。水煎1剂,早晚2次分服 。以上方加减服用45天,症状消失,心电图正常,痊愈出院,随访1年,未见复发 。
【当归芍药散加减治心绞痛医案】按:患者心绞痛本为气虚,劳则气耗,故气虚血行不畅,凝滞脉道而为瘀血;气不化津,留滞心胸而为痰湿,则心胸闷痛 。属本虚标实之证,故补气以治本,化痰活血以治标 。当归芍药散针对气虚痰凝血瘀的病机,原方加太子参,以补中益气;加丹参、水蛭,增强活血通络之功;加白芥子、胆星、瓜蒌增强运湿化痰之效,药证合拍,所以能获良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