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今天与大家分享一下 , 被誉为中国航天“大总师”的孙家栋院士的故事 , 他用自己从事航天工作60年的经历 , 证实了一个道理 , 即:只有靠自己去拼搏努力 , 才能让我们中国的航天也成为“巨人” 。
下面就来说说孙家栋院士的感人事迹 。
一.“国家需要 , 我就去做”
与我国许多爱国科学家一样 , 孙家栋的兴趣爱好 , 以及每一次改变专业与研究方向 , 都是围绕祖国的需要而进行的 。 他常常说道:“国家需要 , 我就去做” 。
1929年 , 孙家栋生于中国辽宁省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 。 在中、小学里 , 他的各科成绩都十分优秀 。 1942年 , 他考入哈尔滨第一高等学校土木系 , 那时的最大愿望是成为一名土木建筑系的学生 , 将来可以去修大桥 , 实业救国 , 但中途却因日本侵略中国而“失学” 。
几年后 , 孙家栋考入国民政府的锦州大学 。 由于时局动荡 , 当时在锦州上学的青年学子们有不少人跟随国民党溃败的军队撤向关内、天津以及北平 。 但是孙家栋却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了中国 , 于是决定逆向而行 , 先转道沈阳 , 后马不停蹄地赶到当时已经解放的哈尔滨 , 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班专修俄文 。
1950年的元宵节 , 因等待晚餐自己爱吃的红烧肉 , 在饭桌上听到了校领导宣布的新中国空军的招人启事 。 不满21岁的孙家栋当即填报了从军申请 , 当晚他便登上了前往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四航空学校的列车去报到 。 1950年1月 , 孙家栋正式成为一名身着蓝军装、头戴制式帽的军人 , 他当时可能没想到 , 贪馋也会贪出个锦绣前程 。
1951年9月 , 孙家栋因成绩优异 , 入选中国第一批留苏空军学员 , 和另外29名军人被派往苏联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 。 并以全优的成绩获得了学校的最高奖——一枚纯金质的斯大林头像奖章 。
1958年 , 孙家栋学成回国 , 这位学了七年航空理论的高才生 , 却因为国家需要被安排去搞导弹研究 , 虽然当时想不通 , 但一打听同时进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从事导弹研究的同事 , 有学力学的、数学的、化学的、纺织的、文史的 , 就是没有学导弹理论的 。 自己所学的航空理论 , 还算与导弹专业离得最近 。
于是 , 祖国需要 , 我就去做吧 , 孙家栋没有更多的想法 , 与同事们一头扎进了导弹研制的相关工作中 , 并且这一做就做了9年 。 1967年 , 中国决定组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 钱学森担任院长 。 钱学森亲自点将 , 让孙家栋成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总负责人 。
这一年孙家栋37岁 。 已是五院导弹总体设计部副主任的他 , 再次放弃自己熟悉的知识 , 进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 , “那时候想法也很简单 , 叫去就去吧” , 他再次选择了服从祖国需要 。 而且 , 从此为我国的发射卫星这项崇高事业一干就是50年 。
二.只有靠自己拼搏努力 , 才能壮大航天事业
当孙家栋他们接受导弹研制任务时 , 中苏关系还很友好 , 苏联提供图纸、资料和专家帮助中国 。 谁知好景不长 , 中苏关系突然变冷 , 仅一个晚上 , 苏联专家就带着资料全部撤走了 。
看着做到半截 , 即将完成的导弹 , 孙家栋等专家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 。 但这个事情也刺激、教育了他们 , 并充分认识到:搞“两弹一星” , 必须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 你不是把图纸资料等都拿走了吗?好 , 我们自己想办法搞 。 孙家栋斩钉截铁地说:“中国人 , 你是压不倒的!”
孙家栋的这番话鼓舞了同行们的斗志 , 并且在他成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总负责人时得到了验证 。 因为在没有资料、经验、专家的情况下 , 研制“上得去、抓得住、听得着、看得见”的卫星 , 当时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
推荐阅读
- 为了活下去,信达生物逃不过当“药代”的命运?
- 生物质锅炉气化技术你了解吗 锅炉知识分享
- 盾牌座UY能装下6500万亿个地球,如果地球也这么大会怎样?
- 单晶硅在KOH和KOH-IPA溶液中的各向异性蚀刻特性
- 由于个体特征、干扰持续时间和排放特征,人为噪声的影响因物种而异
- 陈根:阿里达摩院的新型量子比特,如何挑战传统量子比特?
- 新型太空转基因莴苣,可保护宇航员避免骨质流失
- 细胞治疗产业“掘金”队伍遍布,谁将成为“卖水”队伍的黑马?
- 对免疫系统进行重编程,有望设计出新一代CAR-T细胞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