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地域特色的扬州沐浴文化

沐浴是每个人都会做的事 , 每天都会沐浴 , 而沐浴也有着很多的讲究的 。在古代沐浴是要放无数的花瓣跟香料 , 那简直就是比现在的SPA还要豪华 。本期小编就带你去扬州文化了解一下扬州的沐浴文化 。
文明的步伐 , 催促坐浴的出现 , 沐浴工具也随之出现 。扬州最早的浴盆 , 是1993年在城北郊西湖果树地区战国墓葬中出土的60厘米直径的灰陶沐盆 , 以及形如葫芦瓢、手舀浴水的陶器 , 这些器具为我们描绘了扬州先民盛水舀水沐浴的快活场景 。2200年前 , 她翻开了扬州沐浴史的第一页 。
当然 , 扬州古人对洗澡的兴趣 , 开始完全是自然的生活需求 , 蓄留长发 , 积累尘腻 , 从而养成了三日一洗头 , 五日一沐浴 , 天天洗脸洗脚的良好习惯 。而掀起第一波浪潮的 , 是汉代 。当强大的汉帝国在扬州建都设王的时候 , 高度文明和发达经济促使涓涓沐浴甘泉汇成了广陵潮 。
他们居然将沐浴写进了法律 , 据《礼记·玉藻》载:汉律以法律形式规定公务员“吏五日得一休沐” , 即官府每五日给假一天 , 让职吏们返家洗头沐浴 , 谓之“休沐” 。这一2000多年前扬州先民的洗澡出勤率 , 即便拿到今天 , 与一周洗一次的俄国人比 , 依然稳操胜券;与3天洗一次的法国人比;也还不算落后 。
提供这一历史信息的 , 是中国沐浴史上迄今发现最早的家庭专用洗澡间 , 出现在扬州汉宫 。在高邮天山汉广陵王刘胥陵寝中 , 2000年后的人们掀起了他的御用浴室的神秘“盖头” 。
走进笔架山北、铁佛寺西的汉墓博物馆 , 穿越时间隧道 , 不难看到全国首例出土的帝王级“黄肠题凑”高规制木椁墓 。沐浴在汉风遗韵之中的汉宫墓室 , 使用了856块金丝楠木 , 计1000平方米 , 有前庭、后院、便房、梓宫、左厢、右厢 , 其规格之高、制作之精、规模之大、材料之佳、保存之好 , 为全国之最 。
尤其是对应东厢“食官内户” , 主墓室西厢第五进 , 即“中府第五内户” , 是长3米 , 宽3米、高4.5米 , 呈“L”形的洗沐间——在这间宽敞的家庭沐浴间里 , 我们惊讶地欣赏到一组完整无损的洗沐用具:双耳铜壶、浮石、木屐、铜灯、凳面中间留有圆洞、便于流水的圆漆浴凳 , 特别是工艺考究的硕大铜浴盆 , 其精美程度绝对不逊色于18世纪拿破仑的椅背情调式脚盆 。
【最具地域特色的扬州沐浴文化】自此 , 扬州人不但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而且规范了传统的浴德情操 , “儒有澡身而浴德”成了洗澡的最高规则 。洗身是表 , 洁心是质 , 这一以沐为礼 , 以浴为德的至美人生境 。界 , 自然是单纯的沐浴卫生理念所不能涵盖的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