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汤的标准配方与用量
【方剂出处】汉·《伤寒论》
【标准配方】黄连三两(9g)半夏半升(9g)甘草炙干姜桂枝各三两(各9g)人参二两(6g)大枣摩,十枚(4枚)
水煎服.
【作用与功效】功效平调寒热,和胃降逆.主治上热下寒,症见胸脘痞闷,烦热,气逆欲呕,腹中痛,或肠鸣泄泻,舌苔白滑,脉弦者.
【临床应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病症.
1.萎缩性胃炎黄连汤加减治疗萎缩性胃炎4例,组成:黄连5g,千姜桂枝、法半夏、炙甘草各10g,党参30g,大枣7枚.加减:脾胃虚弱者去黄连,加白术、茯苓,山药;胃气壅滞者加苏梗、佛手、香附;肝胃不和者加柴胡、白芍、壳、郁金等;湿热中阻加厚朴、藿香;胃热内壅者加栀子、黄芩;瘀血阻滞者加川楝子、延胡索、五灵脂寒热错杂者加荜澄茄、吴茱萸等.每日1剂,水煎服.30日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胃镜复查胃黏膜活动性炎症基本消失,慢性炎症好转,腺体萎缩,肠化生和异型增生消失或减轻2个级别以上(含2个级别)为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胃镜复查黏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病理检查急、慢性炎症减轻,腺体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减轻1个级别为有效;达不到有效标准而未恶化者为无效;临床症状加重,胃镜复查黏膜病变加重,腺体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上升1个级别以上为恶化.结果:显效20例,有效29例,无效4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达90.7%(《福建中医药》2007年第3期)
2.反流性食管炎用加减黄连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8例,对照组:泮托拉唑肠溶胶囊40mg,每日1次;多潘立酮片10mg,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方加减黄连汤.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治疗4周,4周后随访观察临床症状并复查胃镜比较.结果: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25例、有效12例、无效1例,对照组分别为11例、14例和7例,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为痊愈;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好转为有效;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加重为无效).内镜下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20例、有效16例、无效2例,对照组分别为7例、17例和8例(内镜下食管炎消失者为痊愈;食管炎改善≥1个等级为有效;无变化或加重为无效)(《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年第6期)
【黄连汤的标准配方与用量】【按语】本方由半夏泻心汤去黄芩加桂枝而成,治上热下寒,升降失常之证.方中黄连苦寒,清胸中之热,兼和胃气;干姜、桂枝辛散温通,祛寒止痛;半夏和胃降逆止呕,宽胸散结消痞;人参、大枣、甘草益气健脾,缓急止痛.全方清上温下,辛开苦降,补泻同施,但以辛开温通为主.
本方与半夏泻心汤同属辛开苦降之剂,具有调和肠胃散结消痞之功,皆治寒热错杂,胃气不和之痞满吐利之症.两方虽仅一味之差,然半夏泻心汤有黄芩,故偏于苦降,重在泻热除痞,而黄连汤易桂枝,则偏于辛开,重在平调寒热.
临床治疗表邪传里,损伤脾胃,升降失职而致上热下寒证.以呕吐、腹痛为辨证要点.
推荐阅读
- 越鞠丸的标准配方与用量
- 半夏泻心汤的标准配方与用量
- 芍药甘草汤的标准配方与用量
- 痛泻要方的标准配方与用量
- 逍遥散的标准配方与用量
- 四逆散的标准配方与用量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标准配方与用量
- 小柴胡汤的标准配方与用量
- 己椒苈黄丸的标准配方与用量
- 甘遂通结汤的标准配方与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