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六年,静海唐官屯,因一个虎头银锁,揭开一桩灭门惨案



光绪六年,静海唐官屯,因一个虎头银锁,揭开一桩灭门惨案


文章图片



光绪六年,静海唐官屯,因一个虎头银锁,揭开一桩灭门惨案


文章图片



光绪六年,静海唐官屯,因一个虎头银锁,揭开一桩灭门惨案


距离天津百里之遥 , 有个地方名叫唐官屯 , 归属静海县辖制 。 光绪庚辰年 , 是为光绪六年 , 公元1880年 , 这一年的6月 , 唐官屯出了一桩命案 , 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在屋中避雨时 , 忽然一道闪电从天而降 , 一下要了小姑娘的小命不说 , 更将其半边身子烧焦 , 目睹惨状者无不唏嘘 。

可令谁也没有想到的是 , 小姑娘之死居然牵扯出另外一桩命案 , 那桩命案相比这桩命案 , 更是惨烈三分 。

原来 , 人们欲要将小姑娘的尸体移开时 , 有一样东西掉在了地上 , 捡起来一看 , 是个虎头银锁 。 这个物件又叫长命锁 , 在农村很常见 , 谁家添了新丁 , 往往找银匠打这么一个虎头银锁挂在孩子的脖子上 , 起到趋吉避凶 , 健康平安的好兆头 。
由于担心会将银锁弄丢 , 只待小孩稍大一些 , 家长就会将银锁收起来压在箱子底儿 , 不让孩子戴在身上 , 故而大伙儿在见到银锁时很是纳闷 , 她一个十几岁的姑娘家 , 哪来的这么一个东西?
村里的银匠当时也在现场 , 将银锁接过来看了几眼 , 认出这个银锁正是出自自己的手艺 。 又看了几眼 , 突然脸色大变 。 众人不知何故 , 忙问他看出了什么端倪?
银匠满脸诧异地说:“这个银锁是村西头的赵大贵找我打的 。 ”
此言一出 , 众人无不感到惊骇 。 谁都知道 , 赵大贵一家三口在两个月前全都死了 。 本来他家有了喜事 , 却偏偏变成了祸事 , 想起此事 , 又怎一个惨字了得 。

原来 , 赵大贵一直没有孩子 , 两口子为此没少了长吁短叹 , 兴许是老天爷心疼他夫妻俩 , 就在赵大贵四十一岁那年 , 他老婆的肚子里面居然有了动静 。 对于赵大贵来说 , 这可是比娶媳妇还美的大喜事 , 为此他对老婆照顾得无微不至 。 等啊盼啊 , 望眼欲穿大半年 , 终于盼到了宝贝疙瘩生下来 , 白白胖胖一个八斤重的大胖小子 , 这下可把赵大贵给乐坏了 , 不等孩子满月 , 就豁出全部家当 , 一口气摆了三天流水席 , 甭管是谁 , 随来随吃 , 热闹劲儿跟过年似的 。
孩子的满月宴办完了之后 , 赵大贵也把本来就不富裕的一个家给折腾光了 , 没辙了 , 只能给大户人家去打短工 。 早出晚归 , 虽说辛苦了点儿 , 但心里面滋润 , 当爹的累死累活地卖命 , 还不都是为了宝贝儿子么?
常言道:“祸兮福所倚 , 福兮祸所伏 。 ”任谁也没有想到 , 这句话居然应验在了赵大贵的身上 。
有一天傍晚 , 村里出了怪事——赵大贵疯了 。 人们见他大哭大闹着跑上街头 , 径直跑到村头的井台上 , 不等有人拦住他 , 他就一头扎进了井里 。 等到人们找来梯子 , 下到井里把他捞上来的时候 , 人已经断气了 。
事出有因 , 赵大贵不会平白无故地发疯 。 于是人们到了赵大贵的家里一探究竟 , 结果不看还好 , 看罢之后 , 无不倒吸一口冷气 。

只见赵大贵的老婆直挺挺地吊在房梁上 , 也已气绝身亡 。 襁褓中的婴儿也不见了踪影 。 人们本以为丢了孩子 , 赵大贵两口子急火攻心 , 于是双双寻了短见 。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 赵大贵的孩子并非被人偷走 , 而是在厨房的大锅里 。 有人发现时 , 婴儿已经皮肉分离 , 死状惨不忍睹 。 锅里除了孩子的尸体 , 还有煮熟的鸡肉 , 灶膛外面有一堆鸡毛 , 还有两个鞋样 。
这可真是怪事啊 , 孩子尚在襁褓中 , 自己又不会跑 , 怎么会到了厨房 , 又怎么会掉进煮鸡肉的大锅里 , 分明是有人将小小的婴儿丢入锅里的 。 赵大贵两口子正是因为看到了宝贝疙瘩的惨状 , 这才一个上了吊 , 一个投了井 , 好好的一个家就这么毁了 。
这件悲剧发生在不久前 , 大伙儿全都历历在目 , 如今看到虎头银锁 , 再联想到赵大贵一家的惨死 , 大伙儿经由一番分析 , 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定是赵大贵偷了小姑娘家的鸡 , 让妻子炖了之后调补身子 。 赵大贵的老婆将鸡肉焖在锅里 , 将睡熟中的孩子独自留在家里 , 抽空出门到邻居家借鞋样 , 这一点得到了邻居的证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