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长平之战:秦赵决战地为何会选择在长平?( 二 )


秦王嬴稷得知赵军的运粮通道已被截断,立即亲自赶到河内,并动员全国所有后备的兵员,凡年满15岁者全部发往长平 。一场血腥的大屠杀即将来临 。
时间到了九月,赵军已经连续46天得不到粮食,士兵们饿得发疯 。军中开始有偷偷攻杀战友并煮食其尸体的事情发生 。赵括准备做最后的努力,他将军士分为四队,轮流突击,但根本无法突破秦军犹如钢浇铁铸的防线 。绝望的赵括看着这些饥饿狼狈的手下,明白大势已去,他挑选了一批精锐士兵,亲自领军突围 。激战中,秦军的弓箭手射中了赵括,这个理论高超但严重缺乏实战经验的年轻人命丧沙场 。
接下来的事情严重得超出任何人的想象——40万赵军向白起投降,但白起使用欺骗的手段,将40万人全部坑杀,只留240名年龄尚小的士兵回邯郸报信!赵国闻之,举国悲恸 。
赵国该不该接收上党
如《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所述,平阳君赵豹一开始就持反对意见,认为“不如勿受,受之,祸大于所得” 。事实上,司马迁所持观点正与赵豹一致,在《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司马迁毫不客气地批评了支持接受上党的平原君赵胜——你赵胜本是浊世之翩翩佳公子,却不识大体,利令智昏,听信冯亭之邪说,为贪上党小利,导致40万赵军命丧长平,赵几乎亡国!
司马迁的批评影响巨大,一直到当代,许多学者也仍然持此观点,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就把上党喻为“烫手山芋”,“赵王国无法拒绝这个广达两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的诱惑,仍兴高采烈地接住,一面祈祷老天爷保佑它不是一块烫手山芋” 。
但主流之外也不乏异见,毕竟《史记》并非不可置疑 。三国时学者谯周就提出了与司马迁相左的观点:长平之战赵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赵丹中了秦国的反间计、轻率换将之故,与赵胜接受上党有什么关系呢?
针锋相对的两种观点,到底孰是孰非?这需要将上党的地理位置与当时的形势综合进行分析 。
“上党”何意?按照刘熙《释名》的说法,“党,所也,在于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党” 。狄子奇《国策地名考》中则说:“地极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 。”
上党东面与东南面是险峻的太行山,其西南有中条山与王屋山,其西是太岳山脉,其北则是五云山、八赋岭等山地 。四面环山,使上党成为一个大盆地 。上党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自古即是兵家必争之地,古人言:“太行从来天下脊,得上党者得天下 。”
视线转回秦赵上党之争 。
秦国攻打上党,实际上意在以此为据点进兵赵国都城邯郸 。因为上党在赵国西面,地势高拔,道路艰险,可谓赵国的天然壁垒 。靳生禾、谢鸿喜两位教授在《长平之战》一书中论述道:“若秦国占有了此地,则无异于解除了邯郸的城防 。若赵国占据了此地,则进有天险可恃,即使防御,邯郸亦能得到保障 。”在这种情况下,赵国倘若放弃上党,无异于将原本有利的防御之势拱手让于秦国,让秦国可以居高临下地进攻邯郸 。这对于有志“吞并天下”的赵国来说,显然不可接受 。
那么,冯亭主动将上党献给赵国是否有“嫁祸于赵”之嫌呢?
在成书早于《史记》的《战国策·赵策一·秦王谓公子他》中有一个细节,这个细节不见于《史记》 。在上党成为飞地之后,韩桓惠王惊恐,派人向秦国求和,条件是把上党割让给秦国 。但当时的上党郡守靳却不愿割让,而要誓死抗击秦军 。韩王已经把上党许诺给秦国,不敢违约,只好撤掉靳,代之以冯亭 。但让韩王始料不及的是,冯亭到任以后,居然顺应民意,采取了与靳一样的策略,拒不割让上党 。冯亭率上党军民抗击秦军一个月之后,渐渐不支,才秘密派人去邯郸拜见赵王,将上党献给赵国 。
这一细节表明,献上党与赵国,是顺应了上党民众的“民意”,并非冯亭一个人的意思,更谈不上嫁祸于赵国 。
那么,冯亭献上党之后又如何呢?
《史记·赵世家》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冯亭献上党之后,赵王赵丹派平原君赵胜为使去接收上党,并对冯亭大加赏封 。但冯亭却闭门不见赵胜,并痛哭流涕道:“我不能处于三不义的境地:为君主守卫国土,不能拼死固守,这是一不义;韩王把上党许诺给秦国,我不听君主的命令,拒不割让,这是二不义;出卖君主的土地而得到封赏,这是三不义 。”
显然,倘若冯亭有心嫁祸于赵,应该不会有“三不义”的肺腑之言 。
无论如何,上党终于为赵国所有,而秦国也理所当然地抓住这个机会,向赵国发难 。此后的冯亭命运如何,司马迁没有继续讲述 。倒是《战国策·赵策一·秦王谓公子他》中提到,冯亭哭诉完“三不义”之后,谢绝赵国的封赏回到韩国,向韩王禀报说:“赵闻韩不能守上党,今发兵已取之矣 。”韩王立即转告秦国:“赵起兵取上党 。”秦王大怒,“令公孙起、王龁以兵遇赵于长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