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长平之战:秦赵决战地为何会选择在长平?

秦赵决战地为何会选择在长平?因长平之战得名的长平县,横卧在丹河西岸,如今名为王报村 。王报在春秋时为泫氏城,战国时属七雄之一的韩国 。公元前332年,韩宣惠王东巡至此,在韩王山上视察时,发现泫氏城建在一条既长又平的河川地带,便以地形取名,更名为长平 。
韩宣惠王在为长平命名的时候,不会想到70年后,一场惨烈至极的大战将在此展开,而这场大战又将对此后的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秦国击败赵国这个最大、最强的敌人,几乎全歼赵国的有生力量,致其一蹶不振,为其最终荡平六国、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长平之战可以视为中国大一统的前奏,此时距高潮——嬴政登极称帝,不过40年之遥 。
随着足迹的延伸,长平之战的风云渐渐浮现在眼前 。
复原长平之战
任何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处在一个大系统之中 。长平之战作为战国时代群雄争霸的重大事件之一,同样是一个庞大系统中的一个点,而且是一个关节点 。战场上的酷烈厮杀虽然不过短短数月,但其前因后果却可上溯下延几十年 。
秦国,这个位于崤山以西蛮荒之地的蕞尔小国,原本不被山东诸国放在眼里,甚至羞与为伍 。但经过公元前359年开始的商鞅变法之后,短短19年,秦国一扫颓势,成为战国时代第一强国 。变法之后,秦国立即显露出了吞并天下的雄心,兵锋一路东指 。
当时,秦国最大的敌人是太行山以东的赵国 。三家分晋之初,赵国同样是弱国,直到公元前307年,33岁的赵雍宣布实施“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使赵国成为战国时代后期唯一可以与秦国对抗的强国 。赵雍“志吞四海”的雄心也渐渐显露出来 。
东西两大强国,都有吞并天下之心,故必有一战 。经过一系列的互相试探之后,公元前262年,一场旷古未有的大战拉开了序幕 。
关于长平之战的权威记述,当然是司马迁的《史记》 。在《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司马迁简明概括地描述了这场大战的整个过程 。
公元前262年,秦国大将白起率兵攻打韩国 。当时韩国在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弱,土地也最少,其疆域大约在今天河南中部与山西东南部,都城在新郑(今河南新郑) 。白起不费吹灰之力就攻陷了野王(今河南沁阳),野王降秦 。如此一来,导致韩国的上党郡成为无法与本土联系的飞地 。上党郡郡守冯亭在征得民众支持后,决定将上党献于赵国 。赵王赵丹与群臣商议是否接收上党,得到正好相反的两个答案 。平阳君赵豹反对接收,认为这会招致大祸;平原君赵胜却认为毫不费力得到广达两万平方公里的一郡,何乐不为?赵丹接受了赵胜的建议,将上党收归赵国 。
入口的肥肉被赵国抢走,秦国岂能甘心 。两年后(公元前260年),秦国大将王龁攻取上党,当地民众纷纷奔赵而去 。赵国屯兵长平,据以接应上党民众 。事态逐步扩大,四月,王龁向长平赵军发动进攻,赵国派遣大将廉颇赶赴长平全权指挥 。到七月,双方时有刀兵相接,但多以赵军失利结束 。廉颇见秦军攻势凌厉无法阻挡,遂采取固守之策,坚筑垒壁,无论秦军如何挑战,就是不应战 。
至此可看出,秦军不仅准备充足,而且战斗力的确强于赵军 。但秦军远道跋涉而来,粮草供应不便,所以希望速战速决 。老将廉颇抓住秦军的这一心理,避其锋芒,以逸待劳,打算拖垮秦军,然后给予致命一击 。司马迁虽然没有述及双方将领的心理活动,但此后的形势发展验证了这种推测 。
廉颇固守不出,王龁也无计可施,双方僵持在丹河两岸 。战场形势似乎朝着于赵军有利的方向发展 。但此时风云暗换,一连串的事件次第发生 。
远在都城邯郸的赵王赵丹开始埋怨廉颇初战不利,损兵折将,而且只守不攻 。秦国国相范雎适时地花费重金在邯郸施行反间计,于市井间大肆宣扬:“秦国所怕的,乃是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至于廉颇嘛,很容易对付,而且他就快投降了 。”人言可畏,加之怨怒在心,赵丹终于按捺不住,决定临阵换将,用少壮派的赵括替换大将廉颇 。这成为整个长平之战的转折点 。
秦王嬴稷得知赵括成为赵军总司令,大喜过望,立即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将秦军统帅秘密地换成白起,王龁降为副司令 。白起是战国时代唯一战无不胜的名将,威名远播 。赵括到达长平后,立即改变廉颇固守的策略,出兵攻击秦军 。秦军诈败而退,赵括“乘胜”穷追不舍,一直追至秦军垒壁 。此时,一张无形大网正在展开——白起派出25000人的奇兵切断了赵括的退路,将赵军一分为二,紧接着,白起又另派奇兵切断了赵军的粮道 。至此,包围圈逐渐形成,赵括被围在前方,缺乏粮草供应,而留守长平关的赵军虽然有粮草,但同样陷于包围 。前方后方无法呼应,冲又冲不出去,赵括只好筑壁坚守,以待援军到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