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搞笑帝王 前凉君主为玩乐找含义

搞笑,是指有意或无意做出一些举动或者发表一些可笑的言论来,客观上引人发笑 。古代的帝王中,也不乏搞笑者 。
十六国时期前凉的末代皇帝张天锡就是这样一位搞笑高手 。前凉领土大致包括今天甘肃、宁夏西部地区、新疆东部地区及青海的一部分,都城姑臧(今甘肃武威市) 。当时是历史上的民族大分裂时期,多国并存,强敌虎视 。尽管前凉的综合国力还不错,但毕竟是个小国,还是惹不起东晋、前秦这样的大国 。张天锡非常聪明,登基不久,他就先后遣使臣奉表至东晋与前秦,表示愿意称臣,于是两国都封册了他 。
外交工作到位后,张天锡遂以为天下太平无事,于是高枕无忧地做着自己的小国皇帝 。外患既除,国内的那点事很好搞定,他才懒得去管呢 。整日呆在后宫,不理朝政,声犬色马,荒淫无度 。
《晋书》(房玄龄等著)记载:天锡数宴园池,政事颇废 。荡难将军、校书祭酒索商上疏极谏,天锡答曰:“吾非好行,行有得也 。观朝荣,则敬才秀之士;玩芝兰,则爱德行之臣;睹松竹,则思贞操之贤;临清流,则贵廉洁之行;览蔓草,则贱贪秽之吏;逢飚风,则恶凶狡之徒 。若引而申之,触类而长之,庶无遗漏矣 。”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张天锡常常在花园里游池边大摆豪宴,纵情声色 。朝中一些正直的大臣就劝说他少事游乐,多理朝政 。他回答说:“你们以为我喜好玩乐吗?其实你们不懂我的心啊!我不是单纯地爱好玩乐,而是通过玩乐领悟到许多人生的哲理:我早晨看到花开,就敬重才华俊秀的高士;品玩着芝兰,就爱慕德行高洁的大臣;目睹到松竹,就思念忠贞节操的贤才;面对着清流,就褒奖廉洁奉公的官员;但是我一看到蔓草,就鄙薄贪婪污秽的恶吏;迎着疾风,就痛恨凶狠狡诈的奸徒 。如果你们能将我的玩乐引申出去,触类旁通,那么做人就近乎完美了,在为人的操守上也基本没有遗漏的了 。”
张天锡真是位天才,超级能扯,居然能为自己沉湎玩乐编出这么一大套冠冕堂皇的理由来!
然而特别能扯的超级口才并不能挽救张天锡的国家与子民 。公元376年,前凉被前秦苻坚所灭,张天锡本人投降前秦 。383年前秦发动淝水之战,苻坚大败,张天锡后投靠东晋,398年病逝,竟然得以善终 。
南汉后主刘鋹的搞笑水平也堪称一流 。刘鋹在位期间,荒淫无度、统治昏庸,将朝政交予女巫,政事紊乱 。公元971年为北宋所灭,刘鋹投降,被北宋封为恩赦侯 。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将伐北汉刘继元,在长春殿宴请潘美等将领 。当时被宋太宗封为卫国公的刘鋹与已降宋的前吴越王钱俶、前清源节度使陈洪进都参加,刘鋹即兴发言说:“朝廷威灵远播,四方僭号窃位的君主,今日都在座,不久平定太原,刘继元又将到达,臣率先来朝,希望可以手持棍棒,成为各国投降君王的老大 。”宋太宗因此大笑 。
开宝八年(975年),宋灭南唐后,将刘鋹改命左监门卫上将军,封彭城郡公 。宋太宗即帝位,再改封其为卫国公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刘鋹去世,被赠授太师,追封为南越王 。由于刘鋹是南汉最后一位君主,复无谥号、庙号,史家所以习称其为南汉后主 。
与刘鋹的搞笑才能相比,宋太宗的哥哥宋太祖赵匡胤也丝毫不遑多让 。为打击大臣私聊的他,竟然发明了长翅帽 。
乌纱帽原是民间常见的一种便帽,官员头戴乌纱帽起源于东晋,但作为正式“官服”的一个组成部分,却始于隋朝,兴盛于唐朝 。到了宋代,这种官帽又有自己的特殊标志——帽后配挂两根又平又长的翅,晃动起来忽忽悠悠的样子挺搞笑,这种怪模怪样的帽子学名叫展角(平角)幞头,俗称长翅帽,发明者就是开国皇帝赵匡胤 。
赵匡胤为何要发明这么一顶奇怪的帽子呢?原来,赵匡胤登基后,很不放心当年一起闯天下的同僚,尤其讨厌文武大臣在朝堂中交头接耳,评论朝政,唯恐他们交流过多而抱团甚至产生异心 。
一天上早朝,勤政的赵匡胤一脸庄重地端坐于龙椅上,聚精会神地听着一位大臣的奏报 。他想通过自己的表率作用,给朝堂营造一个庄严、肃穆、神圣的氛围 。不料没一会儿,让他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几个大臣很随意地在下面交头接耳,全然不顾朝堂上应遵守的起码规矩 。
对于眼前的这一不和谐的一幕,赵匡胤心中很是不爽,但他不露声色,并没有当场发作对几名不守纪律的官员点名批评,而是若无其事地继续听奏报 。
注重实效且含蓄,是赵匡胤行事的一贯风格 。退朝后,他很快就想出个办法,你们不是喜欢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吗?我叫你们说不成!他传旨属官在幞头纱帽后面分别加上长翅 。长翅用铁片、竹篾做骨架 。一顶帽子两边铁翅各穿出一尺多(以后越来越长) 。这种帽子除了朝堂和官场正式活动时须戴上,一般场合是不戴的 。因为戴上它,在街上行走极不方便 。官员只能面对面交谈,要并排坐着谈就困难了 。从此大臣上朝,也就很难排列在一起交头接耳了 。再加上大家都明白皇上这样做就是为了打击大臣之间的私聊,没人再敢造次,于是朝堂之风为之一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