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免疫显像诊断卵巢良恶性蹭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卵巢良恶性病变放射免疫显像规律及在卵巢肿瘤诊断、治疗方面[br]的价值 。方法:用131I -CEA  McAb放射免疫显像(RⅡ)诊断44例临床拟诊为卵巢癌的患者,使用Y-闪烁显像辅以微机处理技术和双核素相减术 。结果: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卵巢癌32例中31例阳性显像,1例阴性显像(假阴性),9例良性病灶均获阴性显像并经手术证实 。28/31例阳性显像的卵巢癌RⅡ分期与手术分期完全相符 。91处转移灶发现86处,阳性率94.5%,最小检出灶直径≥1cm 。结论:用此法在对病灶行定性诊断的同时可[br]直接显示病灶的位置、形态、大小与数量,对早期发现卵巢癌,指导临床分期和制定治疗方[br]案以及估计预后方面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br][关键词]  放射免疫显像术;卵巢肿瘤;诊断,放射性同位素[br][论文]  卵巢上皮癌(ovarian  epithelial  cancer,OEC)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由于早期诊断困难,扩散快,因而死亡率高[1] 。我们应用放射性核素131Ⅰ标记癌胚抗原单克隆抗体C50(131Ⅰ-CEA McAb)对临床拟诊OEC的患者进行放射免疫显像,探讨了其显像规律及在卵巢癌诊断、治疗方面的临床价值 。[br]1、资料与方法[br]1.1  临床资料[br]1.1.1  患者  临床拟诊为卵巢癌的44例选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15-79岁,平均42.4岁,4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粘液性腺癌3例,浆液性腺癌11例,胚胎癌3例,恶性畸胎瘤2例,囊性畸胎瘤恶变1例,卵黄囊瘤2例,子宫内膜样癌3例,Kukenberg瘤4例 。粒层-卵泡膜细胞瘤2例,无性细胞瘤1例,另外3例为卵巢癌患者术后未行二次探查术者,良性病变9例 。[br]1.1.2  材料  癌胚抗原单克隆抗体(CEA  McAb)系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惠赠,亲和常数为2.3X107-7.6XI09mol/L 。无菌、无热源,以每安瓿2mg/0.2l分装,-20℃冰箱保存 。[br]1.1.3  仪器DYNACAMERA-2C Y-闪烁照像仪采用1900孔中能高分辨率平行孔准直器,单道脉冲分析器能量自动选择365keV和140keV(分别对应于131I和99Tcm ) 。[br]1.2  方法[br]1.2.1 抗体标记131I由北京原子能研究所生产,参照氯胺-T法自行标记,标记率为80. 7%-90. 8%,标记活性为原抗体的92% 。[br]l.2.2患者准备  静滴抗体前5d开始口服150-200mg碘化钾,每日2次,注射标记抗体后连服10d封闭甲状腺 。静滴抗体前,先用标记抗体做皮内过敏试验,阴性者将新鲜标记的131I-CEA McAb溶入150ml0.9%生理盐水中,同时静滴地塞米松5mg 。131I-CEA McAb量为111-222MBq,平均148MBq.44例均无不良反应 。[br]1.2.3  显像  静滴抗体后多时相(即刻、1、2、3、4、5、6d等)、多体位(正位,左、右侧位,后位)及胸、腹、盆腔显像 。[br]1.2.4  双核素相减  采用体内99Tcm标记红细胞方法,亚锡焦磷酸药盒加入注射用水2ml后静注体内,30min后静注99TcmO474-111MBq,患者的红细胞即被标记成99Tcm-RBC 。在显像第3天进行131I图像与99Tcm图像双核素相减处理,以排除血池放射性对病灶显像的干扰 。[br]1.2.5  全身Y显像  分别在即刻、l、3、5d进行全身Y-闪烁显像,以了解131I- CEA McAb全身分布概况 。[br]1.3 血尿半排时间测定[br]1.3.1  血半排时间测定  在注射131I-CEA  McAb后即刻、3、6、12、24、48、72、96、120h分别抽取全血2ml,用Y能谱仪测每分钟放射性计数(cmp),以即刻每克全血的cpm为100%,求得血半排时间 。[br]1.3.2  尿半排时间测定  尿样本在注射抗体后3、6、12、24、48、72、96、120h分别收集尿总量,各取2ml测cpm计算各时相所排泄的放射性活度,以注入体内的总放射性为100%,求得尿半排时间 。[br]1.4  肿瘤/非肿瘤(T/NT)放射性比值测定  放射免疫显像后第6-8天手术中取肿瘤、转移灶及对照的正常组织,剪成碎片,用生理盐水漂洗3次,滤纸吸干称重,用25%三氯醋酸消化成均相测cpm,计算出T/NT放射性比值 。[br]2  结果[br]2.131I-CEA  McAb全身显像  第1天放射性绝大部分滞留于心脏、大血管及脏器血池,第3、第5天上述部位放射性明显降低,大部分浓聚于肿瘤转移灶处,胃、肝、脾、肾、胰等主要脏器放射性接近本底;膀胱始终有放射性污染 。[br]2.2  临床放射免疫显像  临床拟诊卵巢癌44例,41例行手术治疗;32例经病检证实为卵巢癌,其中31例放射免疫显像(RⅡ)阳性,阳性率96.9% 。9例病检证实为良性的患者,RⅡ均为阴性,特异性为100% 。RⅡ最佳时间为3-4d,T/NT放射性比值在3- 5之间,平均 3 .96 。在病理证实的卵巢癌 32例中,包括9种病理类型,除1例浆液性腺癌未显影外,其余各病理类型放射免疫显像均清晰或较清晰 。[br]2.3  转移灶的显像与临床分期  卵巢癌 32例共有转移灶91处(直径≥1.0cm)阳性显像86处,阳性率为94 .5% 。根据FIGO的临床分期标准,对31例术前进行RⅡ分期,其中28例手术分期与RⅡ分期完全一致,符合率为90.3% 。[br]2.4  血、尿半排时间  16例进行了血尿放射性半排时间测定,结果表明血中放射性在前12h排泄较快,半排时间为23h,尿中放射性半排时间为24h 。[br]3  讨论[br]131I标记 CEA单克隆抗体 C50用于结直肠癌的RⅡ已有文献报道[2,3],本研究结果表明,C50也是对卵巢癌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有较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它对卵巢癌的RⅡ阳性率为94. 5%,高于国外文献报道[4,5] 。[br]本研究结果表明,用RⅡ诊断卵巢癌简便,无创伤性、阳性率高、特异性强,与B超检查、CT相比,RⅡ不仅可早期发现卵巢癌(临床I期),准确地判断病灶的大小、形态和数量,检出全身转移灶,而且可对肿瘤进行定性诊断 。本研究共检出转移灶91处,B超检查只发现32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B超未能发现的2例大网膜广泛转移灶和3例肝表面粟粒状转移灶,RⅡ均为阳性,其中1例RⅡ见大网膜大片转移灶,术中见大网膜外观透明,表面光滑,血管纹理清晰,亦无结节感,与正常网膜不易区分,而病检证实大网膜表面有薄膜层状广泛转移灶,血管及淋巴管均见癌栓形成,可见RⅡ对发现肝表面及大网膜转移灶具有重要价值,这是B超与CT检查无法比拟的 。但本研究结果也发现 。由于腹水显像不理想,因而在诊断腹水上,RⅡ不如B超检查及CT 。[br]目前卵巢癌的分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手术所见,尚无一种临床检查可单独作为卵巢癌术前临床分期的依据,而根据RⅡ可准确地作出临床分期,这将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及估计患者的预后;也为手术切口的选择 。指导医生准确探查病变部位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br]131I-CEA McAb在体外是比较稳定的,4℃冰箱保存2-4周,标记性能仍稳定不变,而在体内则很不稳定,极易造成脱碘;正如尿半时间显示,所给总放射剂量的50%可在最初24h内由尿排出 。文献报道,血液及肿瘤组织中存在脱卤酶(dehalogenase),这些脱卤酶可使被标记在抗体上的131I从酪氨酸分子上脱下,造成体内大量游离碘的存在,使肿瘤显像的阳性率下降,也使甲状腺受到不必要的照射[6] 。因此,RⅡ时应严格封闭甲状腺 。同时,积极寻找在体内更稳定的示踪剂或标记方法,这对提高显像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