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萌|月活超过小红书,淘宝逛逛的野心不止在双11种草( 二 )


所以,如果说“转化”的价值在于销售的终点,那么“内容”的价值就是随时可以从销售的终点创造销售的起点。
第二,算法推荐需要内容做保护层。
算法推荐已经是电商平台的基础设施,但不论平台的初心如何,在消费者的视角里看,算法总是被平台主导的,如果只有简单粗暴的商品推荐,那么就是平台权力的不断扩张。所以,算法固然重要,但消费者的购买最好由内容驱动。算法推送好的内容,消费者充分的选择权,释放消费者的主动性。
不过,能把内容电商这件事儿做好的,好像只有淘宝。因为原生内容平台的基因是“滤镜”,而淘宝的基因是“真实”。在内容电商的范畴里,消费者不需要滤镜,只要真实。
2演戏的归演戏、购物的归购物我先讲两个个场景:
一个是我自己经历的,大家都知道,逛逛为了助力淘宝卖家备战双11,推出了一个种草机。11月7日北京大雪,而且急速降温,我就在热门种草的排行榜里看到了冬季家居服,点进去,大概排在第三位的是个消费者妹子,在发自己的居家睡衣照,脸有打码。
魏萌|月活超过小红书,淘宝逛逛的野心不止在双11种草
文章插图
整体来看,图片本身在颜值和构图上和那些小红书抖音博主什么的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但是贵在真实(绝对不是讽刺),基本上很好体现出了衣服在普通人身上的上身效果。
另外一个场景是一个媒体同行刚刚报道的双11退货问题,完全以商家为视角。里面的商家吐槽了一些奇葩消费者,但有趣的是,商家也并没有把锅完全搬到消费者身上,有很多商家居然还反思了自己的问题,比如商品滤镜太强,精修太多,结果卷了起来,但在这地方卷的结果就是失真。一位商家说,抖音的滤镜问题尤其夸张,这个平台的用户本来就喜欢冲动消费,加上直播间把美颜、虚化搞得特别夸张, 一件普通的衣服也能拉高消费预期,刺激购买,但是消费者买完后发现买家秀和卖家秀差距实在太大了,于是就要退货。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为什么电商需要内容,但内容平台做电商有特别大的问题:
首先,从我说的场景里可以看出来,内容和电商似乎存在一切的矛盾性。因为做内容的本性要创意,可以不考虑真实问题,但电商售卖是要以真实为基础的,而当内容平台上的内容卷起来的时候,就真的没真实性什么事儿了。
其次,内容和电商的割裂会带来很多问题。有阵子我研究过莆田造假鞋的产业链条,发现特别有意思,一般都是在小红书上有特别专业的视频,比如讲解我家的鞋、专柜鞋、普通假货的区别,会讲自己的优势,也会讲不足,同时也会发一些工厂制作视频,非常逼真,但是!
然后一般会让后台询问微信,在微信上看货和交易,但微信上的卖家和小红书是不是一个呢?不一定,而且大概率不是(别问我怎么知道的,说起来都是泪,我按照这个路径订过一双鞋,结果卖家发不出来货,说是得从其他工厂拿),结果就产生了很多坑,这里就不展开了。
总之,这里我不去评价微信、小红书如何,只能说这类先有的内容分享,再接入的电商,由内容引出交易问题,其实非常大,整个过程是得不到监控和保障的。
逛逛的逻辑是相反的,才有基于消费而来的内容,然后逛逛对平台中的优质交易评价内容和消费主张等去中心化的内容,做聚合和分发,再次推动交易。
这其实会得到一个很有趣的结论:在人们的认知里,通常来说内容创作是要具有独立性的,但是在电商平台里,要制造有用的内容,就要依附于真实的消费和消费链路的闭环。因为就像元宇宙不能空创,需要依附在现实世界里一样,电商的内容世界需要的是真实,而非过度滤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