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聚焦双十一:刷单与信息贩卖,电商深陷“灰色产业链”?

双十一消费者热情依旧,但购物热情的背后却暗流涌动起来。
平台|聚焦双十一:刷单与信息贩卖,电商深陷“灰色产业链”?
文章插图
从5月份中国青年报所报道的《利用个人信息刷单,快递空包裹里的黑色利益》,再到双十一期间人民日报发文《刷好评已经成灰色产业链,得治》等事件,可以见得国内媒体与官方都已经表示立场,但是就双十一情况来看,依旧是不容可观。
为何国内电商产业会频繁曝出自身信任体系短板,长时间纠缠于“灰色产业链”,摘取不清。在官媒频频点名的当下,商家、平台、消费者三方又该如何摆脱这局“剧场效应”的失格呢?
一、“淘宝返利”灰色链,不应该“绑架”买卖?
刷单这件事情从电商平台成立以来,就是屡见不鲜的事情,而且愈演愈烈,发展到如今已经成为写好评、发展下线、刷单的一条龙服务,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灰色产业链。
早期刷单都处于行业的暗处,透过私有渠道暗自进行,避开消费者,也规避开平台。毕竟大家都知道,这件事情本身就带有“欺骗”性质,大量不符实的评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使得行业走向“劣币驱逐良币”,使得依法守规正常经营的商家的正常经营受到影响、走向倒闭。

而且从“帮忙砍一刀”的社交电商拼多多入场,用户网购想达到最优性价比的已经从大促时的蹲点守候,演变成让好友帮忙砍一刀、邀好友组队拿优惠券此类种种前戏;发展到如今,消费者想换来最优性价比,不仅需要下单前“砍一刀”,还要确认收货后“刷一单”来好评返现,使得购物全程越来越自助化也繁杂化。
而且,除了平台本身“玩法”之外,还滋生了诸多“淘宝返利”或者“淘宝兼职返利”等第三方渠道与平台,使得用户进行刷单好评返现以及消费者购物好评返利等等。
此类“自主化”的操作,使得“刷好评”这种行为走向了“透明化”,一面使得网络评价连参考价值都难以构成、体系形同虚设、失去意义;另一面也使得消费者的合理言论被利益所“绑架”。
这种被绑架的“利益”,不仅仅包含“好评返现”的现金,还包括不及时评价与没有好评时的短信、电话与客服骚扰,以售后之名剥夺用户的真实想法;同时,另一边也使得行业黑白颠倒。
就比如,对于一些没有“好评返现”的店家,部分消费者竟然会在商品没有质量问题的时候,会以没有好评返现而给店家差评,此举使得合规店家的正常经营举步维艰,最后或许只能与刷单者站向同一阵营。
但是,大环境中用户承受价位的心理阈值就那么高,拿那么多钱刷评价,商家自身还要赚钱,还要分出成本给平台、给快递,那就只能通过压缩产品成本来维持收益,使得商品质量一缩再缩,换来好评一涨再涨,让刷单的花销成为了很多商家的主要成本之一。
商家固然有责任,但是平台放任不管的不作为,真的就无关紧要吗?
二、成了“温床”的平台们,仅是船大难调头吗?
自然不是,对于电商平台来说,这种放任不管的行为,才给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机会,让向下内卷成为主流,成为了这种不良行为的温床。
而且刷单行为发展至今,已经不是单纯“一体化刷好评”的产业链,更是包含了诈骗、贩卖信息、网络赌博洗钱等诸多不法行为的摇篮。
那么,国内各大电商平台们,真的只是因为涉及商家众多、体量过大,以至于“船大难以掉头”吗?
或许作为利益获得者之一,是、也并不完全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