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直播带货,缘何让人又爱又恨( 三 )


10月20日晚,北京消费者杨杞准时“蹲守”在直播间,付定金拍下了某品牌化妆品的一款精华。然而收到货后,杨杞发现,这款产地信息标为美国的化妆品,实际收到货后为日本产。客服表示,不能换货,如果退货重拍,就没有直播间赠送的产品了。“产品信息不符,涉嫌欺骗消费者,然而品牌方却并不会被追究责任,那么消费者权益受损该由谁来负责?”杨杞气愤地说。
货不对板的问题并非个例。许多消费者发现,购买的衣服、口红等产品的颜色与直播间的展示差异很大,一些农产品包装不佳,还有不少消费者买到了假货。而后续维权难、售后服务态度差、商家不会被追责等问题,都为消费者带来了不好的购物体验,让很多人对直播带货“又爱又恨”。
高宝华指出,在促进电商平台销售、提振经济的同时,直播带货也受新业态自身的规范性不够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问题。要严格规范网络直播营销行为,加强对头部直播间、头部主播及账号、高流量或高成交直播带货活动的重点管理和合规性检查等,引导从事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的各类主体,加强行业自律,从商品供给、消费者权益保障、平台建设等多维度构建规范的直播供应链体系。
“好的产品加上创新销售方式对于现在的消费者有明确的拉动作用。只要两者能做到科学有效的结合,产品就会实现非常好的转化率。”京东大数据研究院首席数据官、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刘晖表示,在高速增长的数据背后,能看到电商直播迅速崛起。在直播带动下,品牌商家凭借本地化垂直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以及对国内市场的深度观察和优质内容的提供,充分赢得了中国消费者的信赖。
“直播只是是手段途径,好的产品才是业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事实上,很多消费者追求的并不是所谓的最低优惠价,而是基于产品价值、服务推荐、物流售后等因素的综合体验。能够持续有效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才是直播带货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李果指出,要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新兴业态的牵引作用,利用好大数据技术对直播电商模式深度挖掘,输送更直接、准确、精准的直播内容。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认为,电商直播是一种新型销售方式,但不能过度依赖这一形式来促进消费。一方面,直播带货等销售形式的覆盖有局限性;另一方面,名人效应、网红效应往往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从中长期看,要进一步推动电商直播行业的规范发展,完善供应链、产业链建设,优化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消除扰乱经济秩序的隐患,在此其础上开发更多的新型消费场景。
《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06日 11版)
【 淘宝|直播带货,缘何让人又爱又恨】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