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伴随着实体经济的衰落,很多实体老板纷纷把锅丢给了电商。
毋庸置疑,和传统的实体店相比,电商的价格、运营模式都比传统的电商有很多突破。比如,传统实体店和电商相比,大多数实体店并不能做到24小时开业,但电商却能做到24小时营业,这也打破了交易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如果说淘宝是国内电商的开创者,但从这2年淘宝发展来看,大批商家正退出淘宝,纷纷转战其他电商平台。
笔者在访问了大批商家后,得出以下4点很现实的原因。那么,这4点原因分别都是什么呢?
文章插图
一、其他电商平台的崛起
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商运营模式为典型的平台型运营,在这种模式下,商家自己负责进货、发货、提供客服,商家对买家负责。
就好比电商企业是线下的大商城,商家就是一个个专柜。这种模式下的优势为:开放式的电商平台,大而全,拥有海量商家、海量的商品类别、海量的商品和海量消费者,商品价格很有竞争力。
【 天猫|电商行业怎么了?大批商家退出淘宝,4个原因很现实】
文章插图
平台型电商盈利模式多样化、盈利稳定,抗风险能力强,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以阿里旗下的淘宝网和天猫为例,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到2014年,注册用户数达到3.34亿,共有754万家店铺,共发布了7.96亿件商品,涵盖100个不同的产品类目、2000个子类目,总成交总额为2.3万亿元人民币。
文章插图
近些年来,拼多多、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电商、京东等其他的电商运营平台正在异军突起,对于卖家来说,也不一定非要运营淘宝。
对中小卖家来说,肯定是哪个平台所能带来的利润较高,就运营那个平台。而淘宝平台所能给中小卖家带来的利润并不高,这也导致了大量的中小卖家纷纷退出淘宝,转战其他电商平台。
文章插图
二、运营成本的提高
对平台型电商来说,其核心利润来源主要来源于商家的推广费用。
淘宝的主营业务主要是为各商家提供在线营销服务,因此淘宝的收入主要以在线市场服务为主,其中以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占比重最大,由平台向入驻商家提供营销推广服务,因此收取服务费用和销售交易的佣金,佣金费用由商家出售商品的价值决定,与交易量直接挂钩,由平台从交易中直接收取。
文章插图
但对淘宝来说,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最大错误,平台为实现利润最大化,把大量流量倾斜给了大卖家,这也导致中小卖家的生存空间被严重积压。
比如从事淘宝服装店运营的川哥说,以前自己在投放关键词广告的时候,一个关键词出价大概也才几毛钱,现在部分关键词的出价高达几元钱,就这依旧没有订单。
而拼多多所吸引的商家包括个体店、专卖店、旗舰店等,经营主体有农户、个体户、品牌企业等,但主要体量偏小,可以统称为“小微企业”,为平台用户提供厂家直销服务的同时也建立了自己的商品供应链。但和品牌卖家相比,中小卖家本身就没有优势,而等他们投入大量的资金运营后,却发现他们的投产比很低。
这种情况下他们也势必会逃离,尤其是大量的中小卖家纷纷撤离。
推荐阅读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实体店|电商交税未来或成趋势,多数卖家不赞同,背后原因不为人知
- 产品|又一行业曝光,90%是假货,曾被央视“点名”,你还在购买吗?
- 跨境电商|商务部:跨境电商5年增长近10倍,去年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 考试|行业观察丨在线学习、远程考试成新趋势,信息安全需重视
- 基地|永嘉县岩坦镇将打造浙南最大农产品电商基地!
- 出行|网约车监管平台发布去年 12 月行业运行情况
- 电商|马云曾用224亿收购的大润发,4年多过去了,大润发如今发展如何?
- 春节|抖音电商公布春节物流政策 承诺平台不打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