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互联网人身险新规过渡期即将结束 17家险企明年起暂别该业务
又到关键时刻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保险机构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险企应推进存量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整改,并于2021年12月31日前全面符合《通知》各项要求 。这就意味着,互联网人身险新规过渡期即将结束 。
文章图片
按照《通知》要求,目前至少有10家险企将痛失互联网人身险业务“入场券”,包含互联网保费规模排名靠前的险企 。据采访人员不完全统计,近期有17家险企宣布将从明年1月1日起暂别互联网人身险业务 。
部分险企踩多条“红线”
根据《通知》要求,部分险企踩到了多条“红线” 。例如,渤海财险等险企有多项条件不符合要求,包括连续四个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达到120%,且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75%;风险综合评级达到B类及以上等 。
部分资质不达标的险企正是以互联网保险为特色的中小险企 。例如,渤海人寿最新风险综合评级(分类监管)结果为C类,从明年1月1日起,其将暂时无缘互联网人身险业务 。“根据《通知》,险企开展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需要连续四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 。”昱淳精算咨询合伙人徐昱琛对《证券日报》采访人员表示,《通知》是一系列动态指标,暂停互联网人身险业务的险企满足相应条件之后,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申请恢复该项业务 。
随着互联网人身险新规过渡期临近结束,近期多家险企宣布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暂停互联网保险业务,或者对互联网保险产品进行较大调整 。据《证券日报》采访人员不完全统计,宣布将“暂别”互联网人身险业务的险企共有17家,包括10家人身险公司和7家财产险公司 。截至采访人员发稿时,还有几家不符合《通知》要求的险企尚未发布暂停业务公告,但由于其资质硬伤,必然将暂停该项业务,这就意味着约有20家左右的险企将“暂别”互联网保险业务 。
值得注意的是,其他满足了《通知》要求的险企中,也有一些险企不能销售保险期间十年以上的普通型人寿保险(除定期寿险)和保险期间十年以上的普通型年金保险产品 。要开展这两项业务,险企需要满足更高要求,目前符合要求的险企,全行业仅有20余家 。
【视点·观察|互联网人身险新规过渡期即将结束 17家险企明年起暂别该业务】互联网人身险保费将下降
存量互联网保险业务需要进行整改,新增业务需要满足《通知》要求 。业界人士预期,明年的互联网人身险市场规模将明显下滑 。
“抓紧时间上车啦”!12月31日前,在售所有高性价网红产品全部下架,往后储蓄类保险,定价更低,领取时间和金额都有限制 。”近期,某互联网保险平台持续向采访人员推送信息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客观上看,随着《通知》过渡期即将结束,存量产品确实需要进行整顿,大批产品将下架;但与往常一样,产品停售前仍有普遍的营销炒作,这既会推高当期产品保费,又会透支未来市场 。
推荐阅读
- 视点·观察|新华社:数字虚拟人频频出圈,能在多大程度上替代真人?
- 视点·观察|收购黑鲨入局VR设备,曾说不做硬件的腾讯,搞得定硬件制造吗?
- 媒体滚动|告别“僵尸状态”,互联网医院要走亲民路
- 视点·观察|每天9.9元起就能租手机?租赁平台被指向未成年人放高利贷……
- 视点·观察|虎年只有355天 少的10天你知道去哪了吗?
- 视点·观察|肯德基盲盒二手价暴涨8倍 是否在搞“饥饿营销”?
- 视点·观察|涉嫌传销再陷逃税风波,“微商教母”张庭夫妇最少补税118亿?
- 视点·观察|新卡流量糊涂账 老卡资费难降档
- 视点·观察|快递为何“送不上门”?难点在哪?
- 视点·观察|因解决BUG不力 LastPass或面临2000万欧元的GDPR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