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朱兆云院士: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对病人最直接的帮助

今年11月18日 , 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 , 云南白药集团中药研发总监朱兆云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 她是继1994年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名誉所长、终身教授胡之璧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之后 , 中医药领域的第二位女院士 。
这位女院士38年来一直在探索研究民族药发展路径 。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 , 由朱兆云团队创制的新药痛舒胶囊(片)、肿痛气雾剂 , 不少患者都使用过 。
低纬高原地区的云南 , 是中国天然药物资源最多的分布区 , 一些种类是全国乃至世界所特有 。 云南25个世居少数民族 , 将各自的古老医术世世代代传承下来 , 云南民族医药的丰富程度 , 在全国首屈一指 。
但大多数民间医生并不看好这个行业:很多民族没有文字记载 , 靠的是口传心授 , 交流成为瓶颈 。 民族药量小、分散 , 自然更新速度慢 , 种源混杂、规模化种植品种少 , 环境退化使得物种濒危;民族药中同一药物品种 , 各民族使用的名称、用法不一;药用部位主治功效、用药经验也不同;基础研究薄弱导致药材基原混乱 。
1999年 , 朱兆云从效益极好的云南省医药工业公司调到因改制而陷入困境的云南省药物研究所 , 没有新药、人才、市场 , 发不出工资 , 科研停滞 , 大院荒草丛生 。 一名被朱兆云看中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来到药物所后说道 , “这里还要本科生 , 中专生就够了 。 ”
为让药物所存活下来 , 朱兆云四处奔走 , 用好不容易筹到的100多万元 , 修整了实验室、组建了团队 。 她为药物所确定了两条方向:科研和产业 。
针对药用资源家底不明、药材基原不清的问题 , 朱兆云将药物所1970年开始、几度中断的天然药物资源调查作为了工作重点 。 10余年来 , 他们采集标本1万多种10万余份 , 拍摄照片约16万张;鉴定出412科1720属4392种天然药物 , 发现新分布药用植物93种 , 新药用植物资源451种;对相关拉丁学名按Flora of China作了订正 , 与历版《中国药典》《部颁标准》及地方标准等逐一核对 , 澄清了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
朱兆云带领下的研究团队抛弃浮躁、忍受孤独、风餐露宿、历经艰辛 , 坚持不懈地进行公益研究 。
【新药|朱兆云院士: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对病人最直接的帮助】“低纬高原地区天然药物资源野外调查与研究开发”项目为民族药传承和创新提供了示范 , 获得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在此之前 , 中医药行业10年没有拿到这一奖项 。 朱兆云成为民族药科技事业的领军者 。
“在事关药物所发展的关键时候 , 朱兆云总是能作出有前瞻性的决策 。 ”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的员工这样评价朱兆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