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注意力使用不完全报告( 二 )


这个概念还能带来一些延展讯息:

  1. 大脑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 , 才能调动注意力 。 这个目标可能是某个具体事务 , 也可能是关于某主题的一连串想法 。
  2. 注意力就是大脑将意识集中在某个目标上的结果 。 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时 , 你会有清晰的意识和自我意识 。
  3. 一旦切换焦点 , 注意力也会随之迁移 。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 , 以上定义和延展构成了我们理解注意力的基础 。
注意力的三种形式
相信你可以感受得到 , 即使你不刻意注意任何事情 , 你的感官系统依然会正常工作——你可以看到眼前的事物 , 听到周围的声音 , 闻到四周的气味 。 但这种漫无目的被动感知显然不是你在专注工作时想要调动的状态 , 由此 , 我们引出了注意力的三种形式:选择性注意、执行性注意和警惕型注意 。
选择性注意是指我们将意识的焦点主动保持在某些事物上的状态 , 我们通常所说的注意力指的就是选择性注意 。 譬如你同时在电脑上打开了浏览器、To-do、微信等多个窗口 , 无论实际打开的窗口有多少 , 你的注意力总会主要集中在你当前正在使用的那个窗口中 。
执行性注意则更强调你在专注度极高时刻意调动注意力来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 。 以下就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来解释什么是执行性注意:
你一定见过这个带有游戏性质的测试 , 你需要念出每个字的实际颜色 , 而不是文字字义对应的颜色 。 当你的大脑在进行这项任务时 , 会小心翼翼地区分颜色与字义 , 还要控制语言系统说出正确答案 。 在此过程中 , 大脑会不断提醒你将注意力的焦点对准字的颜色 , 这就是执行性注意的作用 。
警惕型注意则强调执行某些特殊活动时对某些特别的事物或元素保持高度警惕 。 譬如你在走路时不会特别注意马路上画的线、周围的路人、路口的红绿灯等 , 但当你开车的时候 , 就会格外留意这些东西 。 即使旁边有人跟你讲话 , 一旦出现交通状况 , 你都会突然进入紧急状态 , 及时调整车辆 。
由于不同类型的注意力会让大脑处于不同形式的专注 , 我们也可以反向设计完成任务的路径和方法 , 把大脑带进我们想要的专注等级中 。 后文会提到的「提升工作难度」技巧就用到了这个原理 , 通过主动增加工作的复杂和细致程度 , 让大脑调动执行性注意模块 , 提高专注度和敏感度 。
注意力的特点很遗憾 , 人脑就是不能进行多任务处理
人脑的工作原理决定了我们无法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多任务 。 这不代表你不能同时做两件或者多件事情(其实很多人都有边听歌边做事的习惯) , 但无论你看上去同时在做多少事 , 你的注意力的焦点永远只能落在一件事物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