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玮杰|年终盘点:2021年,我们被青年力量带动向前
这一年 , 我们被青年力量带动向前
在2021年的中国 , 有这样一批中青年科学家 , 他们年龄不大 , 却成为中国科技的中坚力量 , 成为中国科技未来的希望 。
他们中有人研究月壤 , 有人参与用二氧化碳直接人工合成淀粉 , 有人奋战在新冠疫苗研制一线;有人是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副总建造师 , 有人是天问一号北京总调度 , 有人是抖音上最“烧脑”的女主播……从他们身上 , 我们看到了科研人员对工作更高层次的要求 , 也看到了青年一代的无畏、勇气与奋斗 。
是他们 , 为国家创造了许许多多举世瞩目的成就 , 带领着人民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 让我们为青年力量喝彩 。
侯玮杰:
空间站微低重力“模拟考”考官
2021年4月29日 , 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送入预定轨道 。 在进入太空前 , 空间站早已在实验室里进行了上百次的实物仿真实验 。
在地球上给空间站进行微低重力“模拟考”的是侯玮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18所试验与测试技术研究室副主任 , 他和同事以最直观的方式实测在太空微低重力环境中航天器的各项性能 , 把好航天器飞入太空前的最后一道关 。
2018年 , 侯玮杰接到了为嫦娥五号进行微低重力仿真试验的任务 。 为模拟太空的微低重力环境 , 他带领团队制作出性能更加优良、载荷更大的重载气浮轴承 , 填补了国内空白 。
为了按时完成实验任务 , 侯玮杰每天“泡”在实验室 。 实验室有1200平方米 , 每天做试验来回走几趟 , 步数轻松过3万 。 实验室边上放着的各种大铁块——实验用天平的砝码 , 团队成员每天要搬几十次、甚至上百次 。
目前 , 侯玮杰和团队成员投入到嫦娥七号的项目中 。 “这次任务是开展月球极区环境与资源勘查 。 ”他说 , “虽然这又是一条无人走过的路 , 但我们会勇往直前、永不停歇 。 ”
鲍硕:
“指引”天问一号奔向火星
2021年5月15日 , 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携带“祝融号”火星车 , 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 。 着陆成功的那一刻 ,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爆发了热烈的欢呼声、掌声 。 但此时 ,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总调度鲍硕依然十分淡定 , 始终保持稳定的语速 , 准确地发出一条条指令 , 直到确认任务结束才露出灿烂的笑容 。
每完成一次任务 , 这位90后总调度要下达上千条指令 , 每一条指令都直接决定着探测器的下一步行动 。 这个岗位上40年来都没有过女性 , 鲍硕是第一个 。 她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和压力 , 她发出的每一个号令 , 都有可能影响着航天器的安全 。
在同事眼中 , 鲍硕一进飞控大厅 , 就立马变成了一个特别凶的“钢铁侠”:不吃饭、不睡觉、不休息 , 天天就知道工作 。 嫦娥五号预定的月面工作为48小时 , 为了能头脑清醒地挺过这段时间 , 她提前30天调整作息 , 每天只睡3小时 , 连续20小时不吃、不睡、不喝水 。 为了专注于工作 , 她可以长达两个月不跟家里人联系 。
推荐阅读
- 创事记|NFT距离元宇宙只差一个周杰伦
- 最新消息|高分辨率扫描图让你在网上欣赏伦勃朗的《夜巡》杰作
- 中关村在线|年终奖马上到手 2022年买什么相机之索尼篇
- 中关村在线|年终奖马上到手 2022年买什么相机之佳能篇
- 手机|【专访】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一加回归后,将共享OPPO的资源
- 界面新闻|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一加回归后,将共享OPPO的资源
- 建设|2022 ICT年会 | 中国联通夏俊杰:数智融合新动能,共筑城市新未来
- 人物|60岁俞敏洪年终总结刷屏 新东方辞退6万人退费200亿“保存了一点实力”
- 市场资讯|新势力年终考陆续交卷,年初立下的Flag达标了吗?
- 语音|原 Facebook 元老级工程师刘家恺加入小度,担任杰出研发架构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