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Anton Zeilinge神秘的量子世界(转)( 二 )


现在已经有很多实验可以一次只让一个粒子通过 。 那么 , 答案是什么呢?目前的观点是 , 一个粒子可能经过宇宙中的任意一条路径 , 要想观测到明暗相间的干涉现象 , 这只有在没有路径信息的时候才能做到 。 这就是信息所扮演的角色 。 很重要的一点是 ,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你是否一直盯着粒子看 , 而是你是否得到了粒子行走路径的信息 。
双缝干涉实验通常使用光子进行实验 , 不过原则上讲 , 没道理大的粒子就不会发生干涉 。 但这对于实验学家来说 , 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 我们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中子、原子、大分子的量子干涉实验 。
再提一个很有名的概念——“薛定谔猫”叠加态 , 我们不讨论很多细节 。 有人说这只猫是死或生的 , 这是一个错误的说法 , 应当说它是处在死和生的叠加态 。 那么 , 我们能在多大的系统里观测到这样的叠加态呢?它对系统的尺度有没有限制?这成为实验上的挑战 。 甚至 , 我们能在生命系统中观测到叠加态吗?我的答案是 , 可以!当然 , 在生命系统中 , 很多相关的领域都还是空白 。
还有一个相关的概念——随机性 , 这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 。 假设我们有一个非常弱的光源 , 发出的光通过一个玻璃片 。 这个玻璃片是一面镜子 , 却不是一面很好的镜子 , 它会反射一半的光 , 然后让另外一半透过去 。 想象你站在商店的橱窗前 , 你能看到店里的东西 , 也能看到自己 , 它就是这样的一面镜子 。
那么 , 大家都来思考一下:如果单个的光子或单个的其他粒子来到镜子上 , 会发生什么呢?这个粒子会做什么?它会穿过去还是被反射?量子物理告诉我们 , 它不可再分 , 所以它必须做一个决定 。 两边都有一个探测器 , 当这个光子被反射了 , 我们称这件事为“0” , 当它穿过去了 , 我们称之为“1” 。
当然 , 刚才描述它的方式是错误的 , 因为这个粒子并不是去这里或者去那里——它是以两条路径的叠加态形式传播 , 就像在双缝实验中那样 。 它并不知道自己在哪 , 没人知道它在哪 。 但是当你在路径上放了探测器 , 某个时刻 , 粒子“啪”的一下撞击了其中一个探测器 , 这时候 , 这个粒子的叠加态就塌缩到了这里 , 也就再也不会出现在另一个探测器上了 。 在1927年 , 这样的事情让爱因斯坦感到非常困惑 。
另外 , 这个实验除了作为一个有趣的现象 , 还可以为你提供一串随机数 。 当你一个接一个去做很多次这样的测量 , 你会得到一串随机数 。 这也是潘建伟教授团队所从事的一个重要工作 。
【粒子|Anton Zeilinge神秘的量子世界(转)】现在的问题是 , 我们能否从原则上解释: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光子会被反射 , 而在另外一种情况下光子会穿过去?量子力学并没有给我们解释 。 或许不是所有人都同意 , 但我个人的诠释是 , 这是一种新的随机性 , 一种在经典图像下不存在的随机性 。 这一随机性不是由于我们没有足够的信息 , 而是由于这个世界本身就没有足够的信息 。 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 也是海森堡和玻尔等人的观点 。 但爱因斯坦不这么认为 , 他是不喜欢这个观点的人之一 。 他有一句很著名的话:“上帝不掷骰子” 。 而玻尔回答他“不要教上帝怎么掌管这个世界” 。 这个回答很棒 , 我想这个世界上唯一敢于教上帝怎么掌管世界的人就是爱因斯坦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