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嫦娥五号任务有望实现四个首次 , 其中之一就是首次实施在月球表面的自动采样 。 尽管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 , 已经积累了大量月球探测的技术基础 。 但这其中仍将面临多项技术风险和挑战 。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 彭兢:整体的采样封装过去没干过 , 这是一个 。 这部分主要依赖于几个复杂的机构 , 比如钻取机构、表取的机械臂 , 其实还有一个高真空的密封装置 , 为了确保样品能够保持在月球表面的状态 , 在回收过程中 , 由于在地球表面它会待一段时间 , 包括运输的过程 , 那么地球的空气如果进入了密封装置 , 可能会污染样品 。
【嫦娥|嫦娥五号首次月球采样任务面临多项技术挑战】完成采样之后 , 探测器要将样品带回地球 。 在这个过程中 , 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月面起飞 , 这就相当于在月球表面发射一个火箭 。 然而面对无人照看、没有发射塔架、没有地面保障系统等多种复杂情况 , 想要从月面起飞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 彭兢:那么起飞它的主要难点就在于 , 在月球上首先我们落下去的时候 , 我们的着陆器落成什么样子 , 事前我们是不知道的 。 另外发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的一个瞄准的射向 , 要是非常精确的 , 我们只有特别精心设计过的这么一个方位 , 进入了目标轨道之后 , 它才能够才能够跟轨返组合体实现交会和后面的飞行过程 。
在完成样品采集以及月面起飞之后 , 下一个要面临的技术难题就是交会对接 。 不同于神舟飞船的交会对接 , 这一次上升器和轨返组合体将在距离地球几十万公里外的环绕月球轨道上自主完成交会对接 。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 彭兢:我们需要精确地预测这两个航天器在月球轨道上飞行的位置和速度 , 由于我们两个探测器的大小是不匹配的 , 上升器在对接的时候大概只有三四百公斤这个样子 , 而轨返组合体加在一块有将近2000公斤 , 万一出现了误差 , 可能就会把一个小的航天器就可能会撞飞 , 那样的话再去对接就非常困难了 。
彭兢表示 , 在交会对接过程中 , 对于精度的控制要求很高 , 误差不能超过5厘米 。 在完成交会对接后 , 下一步就是带着样品返回地球 , 这在我国探月历史上也是首次 。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 彭兢:过去我们一般都是在月球轨道上长期飞行 , 或者说最后完全脱离引力场 , 去更远的地方 , 但是精确地回来 , 从月球轨道上逃逸 , 然后精确地能回到四子王旗这部分对轨道的设计 , 刚才其实介绍轨道的时候也提到 , 也是非常困难的 。
推荐阅读
- 测试|图森未来完成全球首次无人驾驶重卡在公开道路的全无人化测试
- 未来|图森未来完成全球首次无人驾驶重卡公开道路全无人测试
- 大脑|ALS患者首次通过脑机接口发推
- 木乃伊|埃及首次以数字方式“解封”阿蒙霍特普一世木乃伊
- 方面|OPPO Find X5渲染图首次曝光:一脉相承的环形山后置设计
- IT|TuSimple完成了首次无人驾驶自动驾驶卡车在公共道路上的运行
- IT|搭载激光雷达的蔚来ES7首次曝光 2022年将正式亮相
- the|五年来首次,纳斯达克或将跑输标普500
- 华为|华为授予日企巴法络 Wi-Fi 6 专利,为首次对国外企业授权
- 风电场|世界最大海上风电场首次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