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祖冲之二号”量子处理器 合肥高新区工委办供图
中新网合肥11月6日电 (采访人员 张强)量子计算机原型机、无接触自助终端设备、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采访人员近日走进安徽合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合肥高新区”) , 探访包括量子科技等前沿技术 。
合肥高新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 。 2021年是合肥高新区的“而立之年” , 其依靠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领域所取得的突破性成就 , 致力打造“中国声谷、量子中心”区域品牌 。
文章图片
本源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源” 合肥高新区工委办供图
在合肥高新区 , 一条著名的“量子大道”代表着合肥对前沿科技的无限畅想 , 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正式贯通 , 世界首台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悟源”、中国首款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司南”诞生于此 。
文章图片
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展出的“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模型 合肥高新区工委办供图
其实 , 早在20多年前 , 安徽就开始全力支持、全力配合 , 集聚国内外优势科研力量协同攻关 , 将服务保障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建设作为该省科技创新“一号工程” , 目的就是要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 让“大国重器”成为维护国家发展和安全的“定海神针” 。
如今 , 一项项量子前沿成果正在这里加速转化 , 一个个生机勃勃的企业正拔节壮大 , 量子科技已成为合肥高新区的响亮名片 。
文章图片
东超科技非接触式医疗自助机 合肥高新区工委办供图
让科学研究变成产业技术 , 离不开作为创新主体的科技企业 。 在量子信息产业领域 , 中国科大潘建伟、郭光灿、杜江峰三位院士组成的量子科技“GDP”国家队 , 已在高新区孵化设立了国盾量子、本源量子和国仪量子公司 , 分别开展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的研发和产业化 。 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三大技术领域形成了“三驾马车” , 推动合肥高新区打造世界级“量子中心” 。
据合肥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 下一步 , 合肥高新区将依托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建设 , 培育出若干量子领域龙头企业 , 引导更多量子技术科研成果进行转化 , 将这里打造成为我国乃至全球量子技术的创新高地 , 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量子信息产业化基地 。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宝马LG和其他公司正考虑使用量子计算机解决具体问题
- 器件|6G、量子计算、元宇宙…上海市“十四五”聚焦这些前沿领域
- 前瞻|6G、量子计算、元宇宙……上海市“十四五”聚焦这些前沿新兴领域
- 量子|百度量子平台2.0重磅发布!推动构建量子计算领域繁荣生态
- 网络|深圳高交会上“大咖”开讲,对量子计算不要捧杀也不要棒杀
- 技术|量子通信 开创电力通信安全新时代
- 量子|我国科学家实现单离子超分辨成像
- 量子|2021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解读
- 量子|百度CTO王海峰:AI大生产平台再升级 助力中国科技自立自强
- 量子|美国《信号》杂志预测2022年十大技术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