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如何抓住“云计算”新机遇?

阅读提示
“云计算”的迅猛发展 , 为生活打开了新的模式 。 “云”服务是大势所趋 , 国内云计算市场规模已近2000亿元 。 云技术从粗放向精细转型 , 技术体系日臻成熟 。
“云展览”“云赛事”“云会谈”……风起云涌的数字经济 , 全面开花的“云模式” , 全民参与“云体验” , 正在给逐步走向正常的经济社会带来格局重塑 , 成为经济社会重启的新动能 。
日前 , 拥有12亿消费者的“云计算”龙头企业阿里巴巴集团内容中心启用 , 不仅有利于扩大内容“种草”的转化规模 , 而且能为整个淘宝内容生态提供高时效、高质量、标准化的编审服务 。 目前 , 在阿里巴巴电商平台上 , 围绕短视频、直播等内容创作的创作者超过250万名 , 每天新创作超过500万条内容 。
“云”服务是大势所趋 , 国内云计算市场规模已近2000亿元 。 中国互联网协会数据显示 , 2020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1781亿元 , 增速为33.6% 。
“新基建”助推云计算成为行业新风口
眼下 , 从产业到生活方式 , 许多事情正在发生着悄然而意味深长的变化 。 消费者上“云” , 倒逼众多企业纷纷上“云” 。 “云办公”“云开学”“云医疗” , 全民足不出户“云”交流 , 疫情“黑天鹅”令2020年云计算坐上最强“风口” 。
国内互联网巨头腾讯、阿里、华为、百度等在云经济上早有布局 , 疫情之下 , 国人依然能循序开展国民生产的主要原因 。 如今 , 无论是直播购物、外卖点餐 , 还是在线游戏、在线教育、在线会议、在线问诊等 , 这些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 , 都是信息时代下“云经济”的产物 。 而这一切 , 得益于过去10年“云计算”的迅猛发展 , 为生活打开了新的模式 。
今年10月底 , “重庆市大数据成果转移转化中心”落户巴南区云水苑数字经济产业园 。 重庆巴南区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局长刘敏表示 , 中心落户后将重点建设一批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领域的应用示范工程 , 推动大数据成果转移转化应用 。
在国内科技领域 , 优刻得是第一家上市的云计算企业 , 据了解 , 中国移动投资优刻得时 , 决策速度创下纪录 , 从尽调到资金到位 , 不到三个月 。 随后 , 不到两年 , 优刻得就实现了收入翻倍 。 其客户中不乏一流的互联网公司的身影 , 如字节跳动、快手、美团、哔哩哔哩和爱奇艺等 。
重庆京渝智库主任莫远明研究员11月1日告诉采访人员 , 从基础设施到应用 , 政府客户和企业正在全面向云上迁移 , 对云计算的采用程度越来越深 , 大中型企业从自建私有云和单一云到采用公有云、混合云、多云 , 预计到2023 年我国政府和大型企业上云率将超过60%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