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2020年9月21日13时40分 , 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 , 成功将海洋二号C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 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新华视点 图
【观测|海洋一号D卫星和海洋二号C卫星在轨交付投入运行】7月29日 , 自然资源部在北京组织召开海洋一号D卫星和海洋二号C卫星在轨交付仪式 , 卫星正式交付自然资源部投入业务化运行 , 标志着我国海洋观测卫星组网业务化运行能力基本形成 。 双星将为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防灾减灾、海上交通运输、南北极调查监测、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等提供数据服务 。
海洋一号D卫星和海洋二号C卫星分于2020年6月和9月成功发射 ,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会同卫星、测控、地面、应用等各系统建设单位 , 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农业农村、应急管理和气象等领域开展了行业应用测试 , 顺利完成全部在轨测试内容 。
据自然资源部介绍 , 海洋一号D卫星与已发射的海洋一号C卫星组成我国首个海洋业务卫星星座 , 上下午组网观测 , 填补了我国海洋水色卫星下午观测数据的空白 。 对全球海洋水色、海岸带资源与生态环境、大洋船舶位置观测覆盖能力与观测时效大幅提高 , 已经在我国绿潮、浒苔、海上养殖、海冰、台风、溢油等预报监测工作中开展应用服务 。
海洋二号C卫星与已在轨运行的海洋二号B星以及后续发射的海洋二号D星组成我国首个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星座 , 大幅提高了我国海洋动力环境要素全球观测覆盖能力和时效性 。 卫星获取的海风、海浪、海流等海洋动力环境信息可进一步满足海洋业务需求并兼顾气象、减灾、水利等其他行业的应用需求 , 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海洋科学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提供实测数据 , 同时也在国际对地观测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 为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
推荐阅读
- 观测|期待!新年第一天火星合月,1月4日一起去看流星雨
- 首场|观测条件极佳!新年首场流星雨1月4日登场
- 观测|观测条件极佳!新年首场流星雨1月4日登场
- 数据|天问一号火星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首个成果面世
- 国际主流|“妈祖”填补我国海洋环流数值预报领域空白
- 模式|“妈祖1.0”发布,我国自研海洋环流数值模式处于“领跑”地位
- 海信|紫光展锐唐古拉 T770 芯片首发机型确定:中国电信天翼一号2022款
- 时间|连微软都参与寻找的马约拉纳费米子,被他率先观测到了
- 红外相机|我国成功发射资源一号02E卫星
- 首例|海南自贸港探路海洋新基建 全国首例海底数据中心项目落户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