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6·14”来临 ,捷信提醒公众为“关爱征信记录”加码

随着电子支付、信用购物、远程医疗等数字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逐渐普及 , 个人征信报告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 央行二代征信系统升级上线后 , 社会公众是对新版个人征信报告的理解如何?在“6·14信用记录关爱日”来临之际 , 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信”)进行了一项名为《你对信用记录关爱有几分?》的网络小测验(以下简称“测验”) 。
本次测验共收集到367份有效答卷 , 受访者来自全国22个省/直辖市 , 覆盖了90后、80后、70后、60后四个年龄段 。 结果显示 , 多年来经过媒体、金融机构以及社会各界对于征信知识的大力宣传 , 公众对于个人征信的相关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 8成以上受访者以及格分数顺利通过测验 。 但是在90后与60后受访者中 , 有超过2成的人不知道可以免费查询个人征信报告 。 这也与此前多地警方发布的“警惕征信欺诈”的通告相互印证 。 除此之外 , 捷信还在本次测验中还发现了四个值得关注的征信常识误区 。
发现一:还款记录将保存几年?半数人不清楚 。
此前 , 一代个人信用报告展示的是5年的逾期不良记录和2年的还款记录 。 二代个人信用报告在此基础上 , 将还款记录由2年延长至5年 。 在此次调研中 , 仅有56.3%的受访者清楚这一信息 , 13.9%的受访者以为是2年 , 还有29.8%的受访者选择了3年或半年 , 其中不乏90后人群 。
还款记录期限的延长 , 可以更好地揭示信息主体的信用 , 帮助公众积累信用财富 , 促进获得融资 。 相应的 , 时间更长 , 意味着征信有效期内还款情况记录保持更久 , 捷信提醒 , 未来 , 每一个人都需要更加审慎地对待自身还款行为 。
发现二:出具个人征信报告的是公安局和金融机构?三成老年人这么认为 。
个人征信报告作为 “经济身份证” ,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 诸如贷款卖房、求职就业等社会行为 , 都会与个人信用报告中的信用记录紧密挂钩 。 然后在实际调查中 , 不少人尤其是中老年人仍不清楚个人信用报告的出具机构 。 21%的中老年人认为出具个人信用报告的机构是金融机构 , 还有7%的人认为是公安机关 。 虽然征信信息由金融机构上传 , 但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才是个人征信报告的出具机构 。 如果不清楚这一点 , 一旦出现征信异议 , 中老年人往往容易因找不到正确的监管机构而求助无门 , 甚至会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 。
今年“3.15”期间 , 银保监会就要求重点关注“一老一少”群体 , 部署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 。 捷信也将继续响应监管号召 , 针对中老年人的权益保护 , 持续开展多样化的金融教育活动 , 为老人们筑牢“防护墙” 。
发现三:什么是 “共同借款”?半数人理解有偏差 。
测试结果显示 , 只有不到一半的受访者可以正确理解夫妻债务中的“共通借款” , 超半数受访者理解仍有偏差 。 此前 , 不少人简单地将新版个人信用报告中的“共通借款”解读为“上午离婚下午买房成为过去时” 。
其实 , 央行相关负责人2019年4月接受《证券时报》采访时就给出了官方权威解释 。 央行会本着“尊重事实”原则 , 如实反映借款人负债情况 。 如果借贷人信息发生变化 , 如因婚姻状况改变导致借款人由两个人变为一个人 , 征信系统会根据金融机构提供的最新信息进行变更 , 所以此前的解读并不绝对 。
值得注意的是 , 二代个人征信报告自2020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查询 , 其中“共同借款”作为新增的数据项格式还有待于下一步二代格式数据报送功能上线后 , 金融机构开始按照二代格式报送数据时才会展示 。
发现四:中介结构能修复征信吗?超4成人相信“能”!
虽然多数人知道应当妥善保管个人征信报告 , 但还有41.4%的受访者相信“中介机构”能帮忙处理不良征信记录 。 这也是“征信洗白”相关骗局屡屡发生的原因所在 。
目前市场上号称可以帮助修复个人征信记录的中介公司并未受监管认可 。 随着“净网2021”行动的顺利开展 , 各地警方也陆续向公众发出提示:警惕各类“洗白征信”“修复不良征信记录”的骗局 , 尤其是不法分子利用公众对征信常识方面的漏洞骗取钱财、甚至抹黑个人征信 。 当信息主体对自己的信用报告存在异议时 , 捷信建议相关人士一定要依法合规的维权 , 避免落入不法分子的陷阱 。
本次测试显示 , 年轻、低学历人群对个人征信的了解相对更弱 。 但是 , 学历越高并不意味着征信知识越丰富 。 在本次测试中 , 均分最高的是本科学历人群为78分 , 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群的均分仅为75分 。
作为负责任的消费金融企业 , 捷信一直致力于通过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 本次小调查就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公众了解征信知识 ,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 未来 , 捷信将继续举行一系列公益活动 , 共同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信息|“6·14”来临 ,捷信提醒公众为“关爱征信记录”加码】
信息|“6·14”来临 ,捷信提醒公众为“关爱征信记录”加码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