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价值创新循环:多元投入、协作创新、价值共享

【姑苏|价值创新循环:多元投入、协作创新、价值共享】 央广网南京2月3日消息(采访人员景明 通讯员张伟)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中心 , 以人才和生态为本” , 通过项目需求牵引实验室组织和能力建设 , 沿着项目过程探索科研体制机制创新 , 围绕项目目标吸引高层次研究人才 。 自2020年6月30日正式挂牌成立以来 , 实验室从产业需求梳理、科研协作组织、领军人才集聚到创新生态构建等方面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并取得重要进展 。截至2020年底 , 姑苏实验室走访和接待众多材料科技行业龙头企业和创新型高科技公司 , 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系统搜集面向产业未来发展的需求 , 凝练应用基础理论问题和产业重大核心技术问题 , 遴选并完成一批重大科技研发项目的立项 。 同时 , 姑苏实验室以科研项目为核心 , 围绕项目技术突破需求搜索、发现和选拔人才 , 打造“高精尖”的人才梯队和科研攻坚的人才“蓄水池” , 已经建立起一支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占比达93%的高端人才团队 。 组织立项29个重大企业合作项目姑苏实验室将“坚持需求导向 , 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指导思想 , 聚焦“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四大重点业务方向 , 瞄准国家实验室的目标 , 建设研发创新体系 , 从产业与企业未来的研发需求出发 , 从行业“卡脖子”技术以及国家战略需求出发 ,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 遴选符合未来产业与国家需求的科技研发项目 。 截至2020年12月底 , 共计与企业100余家展开了深入交流 , 组织立项企业合作项目29个 , 吸引企业研发出资6.27亿元 。 来自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投机构的代表与姑苏实验室组成项目审核委员会 , 从需求和问题出发 , 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行业未来发展需求和产业链安全需求为选择基准 , 以“技术领域、创新链定位、可行性、需求价值、成果指标、项目预算和科研团队”7个维度作为衡量标准 , 沿着实验室主业务流程L2T层层推进并完成机会筛选、项目初审、立项评审、合同签署 。 已签项目涉及电子信息材料项目25项 , 占项目总数的86% 。 项目合作企业中 , 行业龙头企业、上市企业、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占比67% 。 打造高水平创新人才团队姑苏实验室以科研项目为中心 , 通过重大科研项目需求定向聚集和选拔人才 , 积极探索市场化、多元化的弹性用人机制 。 通过伯乐推荐、校园招聘、高端猎头、精英周、学术峰会等多元化的招聘渠道 , 吸引、整合海内外高校、科研院所、高新科技企业的科研人才资源 , 打造“高精尖”的人才团队和科研攻坚的人才“蓄水池” 。 截至2020年底,共收集博士以上简历1210余份 , 组织各类面试67场 , 共录用190人 。 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176人 , 占比93% 。 通过项目合作,引进来自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不同背景的高端人才 , 在姑苏实验室大平台上实现学科交叉、协同作战 。 实验室以“贡献”导向 , 以激发组织战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为目标 , 全面打破“四唯”限制 , 打通实验室战略、组织KPI和个人OKR , 将组织和个人绩效贡献与组织激励、个体薪酬激励和岗位晋升直接挂钩 , 及时激励优秀人才快速成长 , 全面激发团队凝聚力与战斗力 , 彰显姑苏实验室科研创新生态的强大生命力 。 构建政产学研资创新生态姑苏实验室矢志构建科技创新生态 ,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材料科学生态协作平台 。 围绕产业发展需求 , 在技术研发合作、平台载体建设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通过项目牵引 , 紧扣材料领域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 , 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和中科院相关研究所开展研发合作 。 沿着实验室业务发展的战略主航道 , 以需求和问题为中心 , 开展“倾听产业声音·构建创新生态”、“2021年姑苏实验室产业技术研讨会”等系列面向量子芯片、模拟计算等材料科学前沿领域的重要会议 。 在加强对外学术交流方面 , 姑苏实验室创建“姑苏材料论坛” , 打造高端材料科学交流平台 , 面向全国乃至全球邀请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和产业界的材料领域专家、学者分享创新经验 , 展示创新成果 。 持续探索科研体制机制创新为聚集社会各方力量加大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 , 姑苏实验室率先提出了“1+M+N”的多元投入科研协作创新模式 , 以企业投入(“1”)代表的真实需求为核心 , 匹配姑苏实验室经费投入(“M”) , 撬动资本市场杠杆投入(“N”) , 形成目标一致、功能互补的共同体 , 压强投入并加速实现基础研究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 。 更进一步 , 姑苏实验室设计并实现的“开放知识产权共享”机制 , 以企业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知识产权的实施即可获得所有权的模式 , 最大化激励企业加速技术成果的研发质量、效率和产业化进程 。 直面科技经济“两张皮”痼疾 , 提出“组织支撑流程 , 流程支撑业务 , 一切为了突破”的指导原则 , 系统建立起“方向大体正确、技术成功突破、组织迸发战力、生态价值共享”为代表的战略、业务、组织和生态四维度PDCA闭环管理体系 , 驱动创新要素的高效整合与优化配置 , 强化生态主体开放式聚合与协作式对接实现高质量价值发现与价值创造 , 以贡献为依据进行价值评价 , 以利益分享驱动价值分配 , 在价值循环的驱动下实现政产学研资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协作共享 , 一起跨越“创新死亡谷” , 实现重大基础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持续突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