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中移动的宿命,也是微信的宿命?

2022年1月5日,中国移动上市首日收盘仅比发行价高0.52%,险些 “破发” 。中国移动A股发行价对应市值1.2万亿,约为净利润的11倍(2020财年)、净资产的1倍(2021年6月末) 。这么低的发行价,却还要苦苦护盘、祈祷“不要破发”,可谓“血泪上市” 。#流血又流泪#
访问:中国移动官方旗舰店
China|中移动的宿命,也是微信的宿命?
文章图片

头图|电影《大话西游》截图

作者/Eastland
中国移动曾是香港资本市场的宠儿,2011年中移动以1.55万亿港元市值“登顶”时,腾讯市值不到它的20% 。2016年,腾讯市值突破2万亿港元,成为亚洲资本市场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
时至2022年,腾讯市值大幅回落后仍达4.1万亿港元,为中国移动的4倍 。
语音、短/彩信——传统业务
中移动将营收分为三个部分:语音(话费)、数据(流量费)、产品销售 。数据业务包含流量、短/彩信、应用及信息服务(即增值业务) 。
十几年来,语音业务收入持续下滑,数据业务不断攀升 。
2011年,数据业务收入1393亿,占总营收的26.4%;语音业务收入3642亿,占总营收的69% 。
2020年,数据业务收入增至5970亿,占总营收的77.7%;语音业务收入788亿,占总营收的10.3% 。
2020年,中移动总营收7681亿,为2011年1.45倍,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2% 。虽然增长缓慢,但“堤外损失堤内补”,话费减、流量费增,总收入保持增长 。
但短/彩信是传统业务、增值业务,未取得预想成效,将这两项业务与增长的流量业务合并为“数据业务”,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传统业务的衰落及创新业务的不成功 。
语音、短/彩信都是移动运营商的传统业务,都受到微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的冲击,呈现不可逆的下滑 。
1)传统业务营收下滑
2010年,中移动从5.84亿用户(其中3G用户仅2070万)获得营收4853亿 。其中,语音3338亿,占营收的68.8%;增值服务1514亿,占营收的31.2%(包括短信、手机游戏、手机支付、手机阅读、手机视频及数据流量业务) 。传统业务(语音、短/彩信)营收3864亿,占营收的79.6%;
2012年,传统业务营收达到峰值4122亿,但占比降至70.8%;
2013年,传统业务营收下降3.7%至3970亿,占比降至63%;
2014年开始,传统业务营收呈两位数下降,其中2017年、2018年同比降幅分别为22.4%、26.1%;
2020年,传统业务营收降幅收窄至7.6%,合计金额1083亿,占营收的14.1% 。
China|中移动的宿命,也是微信的宿命?
文章图片

在营收下滑的同时,语音、短/彩信服务对用户的价值发生了根本变化——从刚需变为骚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