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汤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
黄芩汤
《伤寒论》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伤寒论》《金匮要略》
【原文用法与原方用量】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伤寒论:172)黄芩汤方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生姜一两半(一方三两,切)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
【功效配伍】黄芩汤清热止利 。方中以黄芩苦寒,清泻少阳肝胆郁火,并清阳明胃肠之热,坚阴止利;芍药味酸性寒,泄热敛阴和营,于土中伐木,抑制肝胆木气之横逆,并缓急止痛 。黄芩、芍药相伍,苦以坚之,酸以收之,苦酸相济,坚敛胃肠之气,是治热利的要药;炙甘草、大枣味甘平,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其与芍药相伍,酸甘化阴,又能增缓急止痛之效 。
上四味药,水煮,去滓,温服,一日服三次 。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为黄芩汤加半夏、生姜组成 。方中黄芩汤清热止利,加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 。
上六味药,水煮,去滓,温服,一日服三次 。
【方证论治辨析】黄芩汤治太阳少阳合病下利 。症见自下利,或下利与呕逆并见 。
太阳少阳合病者,指病初太阳与少阳同时受邪,但以少阳受邪为主 。因少阳肝胆郁火,内迫阳明,下走大肠,迫使津液下泻,故自下利 。少阳热邪下迫,疏泄不利,气机壅滞,故其下利,可伴腹痛,肛门灼热,里急后重,泻下黏滞不畅等症 。此病虽言太阳少阳合病,但无太阳之证,方无太阳之药,是有合病之名,而无合病之实,故治用黄芩汤直清泄少阳邪热以止利 。若下利伴见呕逆,是少阳郁火上犯于胃,胃失和降 。治用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清热止利,降逆止呕 。
【原文】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1]主之 。(金匮呕吐:11)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黄芩三两甘草三两(炙)芍药二两半夏半升生姜三
两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注释:
[1]黄芩加半夏生姜汤:组成及治疗病证与《伤寒论》同 。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治邪热内陷胃肠的呕利证 。邪热内陷,上扰于胃则干呕,下迫于肠则下利 。本证虽呕利并见,但以下利为主,故用黄芩汤清热止利,加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 。
【用方思路】《伤寒论》有关合病下利治疗:太阳与阳明合病下利,方用葛根汤发汗解表,表里自和,属逆流挽舟法 。阳明与少阳合病下利,方用大承气汤泄热通腑止利,属通因通用法 。本证太阳少阳合病下利,方用黄芩汤清热止利,属热者清之之法 。虽同为合病下利,但病机、证候、治法各异,须仔细辨别 。后世的黄芩芍药汤、芍药汤,即黄芩汤的衍生方 。黄芩汤临床多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结肠炎等疾病 。
【黄芩汤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医案举例】邢锡波医案:吕某,男,52岁,干部 。因饮食过度发生吐利之证,初起时腹部剧痛,继发吐利,气势汹涌,吐利无度 。家人认为霍乱急送医院治疗 。经过详细检查确诊为急性胃肠炎,服西药效果不明显,仍不断作呕,大便隔20~30分钟泄泻1次,饮水即吐 。邀余诊查,脉弦滑,舌苔黄腻 。证属:胁热下利,胃失和降 。治宜:和解表里,降呕止泻 。处方:白芍15g,黄芩12g,枳壳10g,泽泻10g,藿香10g,猪苓10g,半夏10g,佩兰6g,厚朴6g,生姜6g,甘草3g 。 服药3剂后,呕止,腹泻减轻,心烦宁,小便顺利 。后以和胃理肠止泻之剂,调理而愈 。[邢锡波.邢锡波医案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77.]
推荐阅读
- 血府逐瘀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
- 补阳还五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
- 蚝油的使用误区有哪些?蚝油在烹调中的用法
- 苍耳子能治鼻炎吗 苍耳子治鼻炎的用法
- ?海藻面膜的具体用法
- 紫河车的功效与作用及常见用法
- 金石榴草的功效与作用及常见用法
- 淡竹叶的食疗功效与用法
- 状元红地稔根的功效 状元红地稔根的具体用法
- 中药鸡骨草的功效与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