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博粉丝养号事件惊动官媒,《人民日报》发文揭露背后黑产
11月27日,《人民日报》发文指出围绕社交平台的黑产,严重干扰了互联网平台经济的良性运行,流量造假、网店刷单、虚拟涨粉等行为大行其道,应有效遏制、强化监督。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有网友将这篇评论转发到平台,并取标题为:“人民日报,这就差直接点名王一博粉丝了吧?是吗?”

文章插图
【王一博粉丝养号事件惊动官媒,《人民日报》发文揭露背后黑产】而下面的评论也纷纷将矛头指向王一博,认为王一博粉丝扰乱平台,自己惹祸,反倒妄想拉整个粉圈共沉沦。
也有比较客观的网友认为这篇文章并没有明确哪家,只是这个时间点让人难免会联系到一起。那么这篇文章和王一博到底有什么联系呢?先来简单回顾一下。

文章插图
日前,王一博粉丝为了维护王一博作品在豆瓣的评分,号召大量粉丝打分来保证作品分数维持在一个理想的水平线。于是,在粉头的号召下,很多粉丝都准备了数个账号,并根据教程来完成“养号”流程。同时,对于打差评的网友,粉丝则认为是故意在给王一博新作品打低分,所以养号打高分的行为显得理直气壮。

文章插图
但“养号”其实很繁琐,想要变成有权重的老号,就需要观看一定数量的作品,然后给冷门作品打分,于是就有了王一博粉丝给别家作品打低分的争议,惹恼了不少当事人,有编辑发帖称:王一博的粉圈,请你们离我的书远点!由此引发了一波网络上的争议。

文章插图
写到这里网友们应该就明白了,在这个时间节点,《人民日报》发出这篇针对“养号”和刷数据黑产的评论,确实很难不让人和王一博最近的风波联系到一起。
暂时把王一博粉丝“养号”事件放在一边,社交平台各项数据的“虚假繁荣”由来已久。正面热搜可以花钱买、负面热搜可以花钱撤掉,多达数十万、上百万的转发、评论、点赞的数据很可能是黑产公司造假的结果,控评也成了粉丝日常氪金追星的常规操作。
正常转发、评论变质为流量造假,影响是多方面的。

文章插图
一方面影响正常网络用户,大家把社交平台数据作为判断一个明星是否当红,会被虚假数据误导;被操控的热搜、造假的数据也会让网络用户难以判断新闻热点,公共资源被虚假数据消耗掉。另外,粉丝不断地控评,也让人看不到真实的舆论和网友和态度。
另一方面影响的是品牌方和投资方,难以看清明星代言、广告投放的真实效果、正常的商业秩序被扰乱。

文章插图
那么社交平台沦落至此到底该谁背锅?养号、转赞评数据造假已经成为黑产,背后的不法分子涉嫌网络诈骗,触犯法律、造成公民财产损失,受到处罚理所应当。但他们是社交平台畸形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仅针对这部分进行治理可以说是治标不治本,很难杜绝。
那该粉丝背锅吗?社交平台已经成为粉丝追星、为偶像氪金的主阵地,他们是黑产的目标用户,愿意花钱买热搜、买各种虚假数据。所以说,粉丝其实是黑产的牺牲品,主要是他们花钱购买这些虚假数据。但二者性质不同,追星是粉丝的自由和权利,因此不能让粉丝背锅。
说到底,还是社交平台在运营和功能开发上太过逐利了,他们把本该反映新闻热度的热搜变成可以买卖的产品,将粉丝日常签到打卡衍生出超话排名,用各种花样翻新的玩法,来诱导粉丝氪金追星,这才是社交平台沦落到今天这一步的根源。
推荐阅读
- 《冰雨火》招商已满?王一博无愧头号功臣,网曝二审后直接定档
- 王一博奶新人?肖战戏份剪辑被吐槽?Angelababy请老师跟组?
- 王一博录节目被嘲太肤浅?被女嘉宾选中做舞伴后,手上全是细节
- 王一博新电影花絮来了,一开口就讲上海话,十足的代入感!
- 王一博凭一支舞,点燃了收视率,炸了舞台,撩了他的粉圈
- 王一博被布布扛走,解锁锤子舞《葫芦娃》,导演竟意外被占便宜
- 王一博看街舞“害怕”,妈粉喊话安慰却被乱剪辑正主出来澄清了
- 各大卫视春晚精彩看点:王源、王一博、张艺兴、刘雨昕,各自闪耀
- 王一博宣传《四海》,预售总票房突破7000万,大年初一上映
- 好直一男的!《风起洛阳》王一博本色出演,看直男如何追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