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你认为是鲁迅的笔误还是有意为之?

先说结论:鲁迅有意为之,不可能是笔误 。

“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如果有人认为是鲁迅先生的笔误,那么未免太瞧不起他了 。事实上,但凡受过写作训练,对短篇小说有一定了解之人,应该都清楚精准地运营词汇的重要性 。熟悉鲁迅小说的读者,应该都清楚,他在写作上喜欢用白描的手法 。即,在文字运用上,鲁迅向来以简练为美 。

说个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在《孔乙己》一文中,“茴字的四种写法”“窃书不算偷”“朝柜台上排出四个铜板”以及著名的“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如此丰富的情节与内容,鲁迅一共使用了多少字去叙述呢?

【《孔乙己》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你认为是鲁迅的笔误还是有意为之?】两千六百多一点!是的,《孔乙己》全文只有两千六百多字!

短篇小说不是字数越少越好,但《鲁迅》能到不到三千字的篇幅里,塑造出一个潦倒而又令人同情的孔乙己 。而在这么小的篇幅里,我们也了解到孔乙己的一生 。可见,《孔乙己》一文的艺术成就有多么高 。所以,“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这句话,怎么可能是笔误?鲁迅写这句话,自然是有其用意 。

诚然,“大约……的确”这种表达方式,让人觉得很是怪异与别扭 。这种矛盾重重、模棱两可的指向,让读者吃不准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死 。这正是鲁迅想要的表达,至少给小说或孔乙己的命运,留下另外一个表达的可能 。如果鲁迅直接告诉孔乙己死了,结果是明确了,但小说却丧失了韵味——这一点,已经有很多人论述过了,我就不再赘言 。

另外,“大约的确”的表达方式,可能是鲁迅的习惯 。在1936年5月14日致曹靖华的信中写道:“就常有人要趁这机会把我扼死,真不知何故,大约的确做人太坏了 。”此话的缘由,是有人造谣鲁迅破坏统一战线 。可见,“大约的确”意思是他虽没有确凿地断言,但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认定了 。

事实上,个人觉得现在很多人对鲁迅的质疑,是没有任何道理的 。比如说,鲁迅通假字问题,“一棵是枣树,另外一棵也是枣树” 。很多人不学无术,整天在这些细枝末节上纠缠 。以我的观点,有这功夫,还不如沉下心里,好好去阅读鲁迅 。鲁迅不是不能质疑,但质疑的问题,得有价值啊 。

其他网友观点

《孔乙己》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是笔误吗?从语法角度上看,这的确是病句,“大约”是不肯定的语气,而“的确”是非常确定的意思,有个词放在一起使用,是矛盾的 。

但公认的在现代能称得上语言大师的,也就鲁迅和老舍 。做为一代语言大师的鲁迅怎么会犯如此语言错误呢 。其实你了解了其精神实质,你会为鲁迅运用这句病语叫好的 。

盛行了千年的科举制度,为历代统治者推出了一大批国家栋梁之才,但同时也毁掉了一大批的读书人 。许多的读书人梦求榜上有名,穷其一生而苦读四书五经,但真正能榜上有名的却寥寥无几人 。这些落榜者由于背不能扛手不能抬,实际生活中成了废人 。孔乙己的形象就是其典型代表 。

科举制度废除后,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知识分子思想得到解放,他们路己不是只有读书做这一条路 。但仍然有一些人仍沉醉于读书做官这条路而不能自拨 。这样的人就是在现在的实际生活中也大有人才 。

孔乙己的确是死了,但孔乙己的精神却并未完全消亡 。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包含有二层意思,小说中的孔乙己“的确”是死了,但似有孔乙己精神的人却“大约”还有 。

鲁迅先生用“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更能看出鲁迅先生运用语言的精妙和神奇,能将一句病句运用的化腐朽为神奇,更显得鲁迅先生运用语言的不同凡响 。


《孔乙己》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你认为是鲁迅的笔误还是有意为之?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

这恰恰是鲁迅先生如来神笔之处 。在孔乙己身上发生的一切,让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吃人的本质 。孔乙己正是科举制度下最典型的牺牲品,我们既憎恨孔乙己的所作所为,为了科举制度,道德败坏,窃书,好吃懒做 。但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又同情孔乙己,因为他的一生和悲惨结局,都是科举制度的产物 。鲁迅在《孔乙己》这篇文章的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我们应该理解为:这正是鲁迅先生借孔乙己的身世,像封建的传统科举制度,敲响的死亡丧钟 。

鲁迅的伟大之处之一,就是绝不会浪费文字 。他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在深刻的说明一个问题 。同时、他拥有钢铁般的意志和正义感!

张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