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语言文化简介 布朗族历史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人口91891人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保山等地区 。主要从事农业 。有本民族语言,西双版纳、思茅等地的布朗族兼通傣语,多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 。保山市的布朗族有8500多人,主要分布在施甸县和昌宁县 。
我国的布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景洪和临沧地区的双江、永德、云县、耿马及思茅地区澜沧、墨江等县 。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布朗族人口数为91882 。使用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崩龙语支,分布朗与阿尔佤两个方言 。部分人会讲傣语、佤语或汉语 。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部分人会汉文、傣文 。西双版纳、临沧、思茅的布朗族 。
布朗族自称为“本人”、“蒲满”、“乌”、“阿娃”、“依娃”、“翁拱”、“波朗”、“波巴朗”等 。别的民族称布朗族为“腊”、“达米腊”、“满”、“卡坡”、“阿别”等 。新中国成立后,该民族统称为布朗族 。
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棉语族的布朗语支,与佤语和崩龙语有亲属关系 。由于布朗人居住分散、形成了地区间语言上的差异性,但大体上可分为西双版纳布朗语,和镇康的“乌语”两种 。
【布朗族语言文化简介 布朗族历史】与汉族、傣族、佤族相邻近的布朗人,一般都兼通他族语言 。布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常使用傣文和汉文 。
推荐阅读
- 东巴文化是怎样发展的 纳西族历史简介
- 苹果发布iOS 8.3系统更新 增加多种Siri语言
- 中文语言研究与发展的大胆设想
- 语言表达方式有哪些 语言表达方式简述
- 关于威士忌酒文化的书
- 语言表达男不如女?男女大脑中有什么不同?
- 揭秘彝族火把节的文化密码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 倒酒倒多少
- 独具特色的塔塔尔族饮食文化 塔塔尔族饮食
- 苗族历史都留下了什么文化?苗族古文化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