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病人如何正确应用物理降温法?

【高热病人如何正确应用物理降温法?】对发热病人施行物理降温应避免盲目性 , 要学会正确选择应用 。
发热程度与降温方法体温在39℃以下者 , 常采取迅速降低室内温度和口服冷饮的方法;39℃以上者应用皮肤散热法 , 如冰袋、冷湿敷等;40℃以上者应用酒精擦浴或温水擦浴法 , 但注意酒精擦浴不适用于凝血机制差的患者 , 因酒精擦浴后往往会出现出血点 。体温高达40℃的清醒病人 , 可用4生理盐水100150毫升灌肠 , 可收到降温效果 。
病情轻重与降温方法如麻疹病人在出疹前期高热阶段 , 切忌冷敷及使用各种皮肤散热法 , 因为这样会“冰伏热邪” , 造成“麻毒内陷”影响麻疹透出或并发肺炎 。一般体温在38℃以上时透疹比较顺利;如体温超过40℃时 , 应适当采用降低室温及口服冷饮等降温方法 。此外 , 大叶性肺炎病人高热时 , 不宜采用冰敷或擦拭胸背部 。肺结核高热患者冰敷胸背部既可止住咯血 , 又可以退热 。胃肠道疾病的高热患者 , 物理降温时不宜过多接触其腹部 。
临床表现与降温方法依照“热者寒之 , 寒者热之”的原则 , 对高热、面色赤红烦躁不安、手足灼热等处于阳热亢盛阶段的病人宜用酒精擦浴、冰敷、冷湿敷等方法 。而对寒战、畏寒、四肢冰冷等处于产热阶段的病人 , 宜采用热酒精擦浴、温水擦浴、温水浸泡等方法降温 , 以引导热邪外达肌表而助散热 。
年龄、体质与降温方法3岁以内的婴幼儿 , 尤其是新生儿适合使用温水浸浴、温水擦浴、冷湿敷等方法 。由于婴幼儿皮肤娇嫩故不宜采用冰敷法 , 更不宜酒精擦浴 。对于老年体弱、过敏体质或血液病等高热患者为了安全起见原则上应首先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 , 一般不宜采用药物降温 。
应用物理降温时 , 还应注意几点:(1)观察皮肤有无出血点 , 如白血病有出血倾向者禁用皮肤擦浴方法;(2)对伴有畏寒者亦应禁用皮肤擦浴 , 以免引起寒战而继发更高热;(3)降温要适度 , 一般降至38.5℃左右即可;
(4)降温要注意补充液体 , 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