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的别名、保健功效与作用作用_杨梅的食疗偏方与特点

【杨梅的别名、保健功效与作用作用_杨梅的食疗偏方与特点】杨梅,味酸、甘,性温 。有生津解渴、和霄消食的功效 。
【别名】
酸梅、树梅、朱红等 。
【特点】
杨梅为杨梅科杨梅属中以果实供食用的亚热带常绿乔木 。原产于我国东南各省和云贵高原,在我国有悠久的种植历史,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浙江余姚地区已有杨梅生长 。杨梅酸甜可口,汁多味佳,是人们喜食的果品之一 。杨梅大致可分为杨梅、毛杨梅、细叶杨梅、矮杨梅四种 。果实颜色有鸟紫、红、粉红、白四类 。
【上市时间和选购】
杨梅在我国南方各省种植较多,6~7月为成熟上市季节 。
杨梅的果实成熟时为深红色 。其果皮外层的细胞囊状突起,称为肉柱 。肉柱圆钝的,汁多,柔软可口;肉柱尖的,汁少,味差 。购买时应加以区别 。
【营养成分和食用特点】
杨梅的主要成分是水分,达90%左右,还含有少量的糖分,以及较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钙、磷、钾、铁、果酸、纤维素、柠檬酸、苹果酸、草酸、乳酸等 。
杨梅除鲜食外,还可制成糖水罐头、果酱、果汁、果酒、蜜饯等,也可腌渍 。
【保健功效与作用】
(1)促进消化、排除毒素:杨梅果肉中的纤维素可刺激肠管蠕动,有利于体内有害物质的排泄 。
(2)美容:杨梅富含维生素C,可美白皮肤 。
(3)止血、化淤:杨梅根有理气、止血、化淤的功效,用于胃痛、膈食呕吐、疝气、吐血、血崩、痔血,以及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牙痛、烫火伤、恶疮等 。
【食疗偏方】
(1)心腹绞痛、欲吐不吐、面青肢冷:杨梅树皮煎汤,饮用 。(2)恶疮疥癣:杨梅树皮及根,煎汤,洗患处 。
(3)牙痛:杨梅树皮及根,加水煎汤,漱口 。
(4)烧伤烫伤:将杨梅树皮及根烧灰,加少许油搅匀,涂于患处 。
(5)解酒:杨梅干后,研成屑,饮酒前服用 。
(6)腹胀:杨梅用食盐腌制备用,越陈越好,需要时取数枚泡开水服用 。
(7)痢疾、预防中暑:杨梅适量,浸于酒中3天,每次食杨梅5个,每日2~3次 。
(8)膈食呕吐:杨梅鲜根100克,水煎服 。
(9)吐血、血:杨梅根皮200克,瘦猪肉250克,炖熟后食用 。
(10)痔疮出血:杨梅根皮200克,老鸭1只,炖食 。
(11)外伤出血:杨梅根皮晒干,研成细末,敷于伤处 。
(12)跌打扭伤肿痛:杨梅树根200克,水煎后熏洗伤处 。(13)泄酒不止:杨梅树皮35克,水煎,分3剂,每剂加白糖15克调服,每日1剂 。
(14)牙周炎:鲜杨梅根捣烂,调入少量食盐,敷于患处 。(15)腹痛、泄泻:鲜杨梅不限量,洗净浸泡于果酒(如葡萄酒)中,3天后便可食用,每日3次,每次3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