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为什么不迎接汉献帝?
袁绍这个家伙是心怀不轨的 。他是想立刘虞为帝,刘虞那是一个很有仁的王族,乌恒对他很信服,对老百姓也是很仁爱的,后来他跟公孙瓒发生了争执的时候,他跟士兵说不要伤到老百姓,结果被公孙瓒杀的大败,最后被公孙瓒逼杀 。
文章插图
谋废立皇帝,其实在汉灵帝朝的时候就已经发生过一次 。许攸与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汉灵帝,改立合肥侯为帝,并试图劝说曹操一起参加,但曹操拒绝 。最后被发现王芬自杀 。许攸亡命,这个许攸也就是后来导致官渡之战失败的那个人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冀州这边不臣之心早已有 。
文章插图
汉献帝是董卓立的,有了董卓的先例,所以袁绍他也不怎么看重汉献帝 。他本来想立刘虞,但是刘虞说死活说不行 。同时威胁说,你再逼我的话,小心我跑乌恒去了不回来了 。所以袁绍和韩馥不得不放弃 。
文章插图
等曹操在董昭的帮助下,把汉献帝弄到了许昌的时候,刘虞又死活不肯,这个是袁绍才重新审视汉献帝的作用 。就跟曹操说让汉献帝去冀州 。但曹操又不是傻子,到口的肉怎么会丢呢?所以袁绍就错失先机 。
文章插图
这里要说一下的,许攸,袁绍,曹操三个人,本来很早就是朋友 。
其他网友观点这就要比较迎接汉献帝对于袁绍和曹操的利益区别了 。袁绍不是不想迎接汉献帝,而是犹豫的 。有人也许会说,汉献帝是董卓立的,不是袁绍的本意,所以他不想迎接汉献帝 。这个原因一开始是这样的,但是随着后来汉献帝成为已成事实,袁绍想要拥立刘虞又不成功,那么这个局面下迎接汉献帝是可能的 。那为什么他为犹豫呢?就是我前面说的,这件事对于袁绍和曹操意义不一样 。
文章插图
我们都知道,迎接汉献帝无非就是为了“名”,能够得到献帝这个招牌,提高自己的身份 。而对于“提高身份”这件事来说,袁绍没有曹操那么迫切 。袁绍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袁家的威望,可以说是当时最有威望的,单以威望来说,代刘者必定是袁氏 。而曹操不一样,曹操没有那么高的威望,挟天子以令诸侯能够为他迅速的获得威望 。
文章插图
第二,袁绍并有四州之地后更加没有那么大的动力去迎接汉献帝了 。因为他的势力已经是最大的,当时没有多少人认为曹操能是袁绍的对手 。再加上河北有地利之险,袁绍有稳固的后方,有天险,有人马,有粮草 。这些都足以让他不那么积极地考虑迎接汉献帝的问题 。而曹操不同,曹操的地盘为了中原四战之地,人马又不如袁绍那么多 。
文章插图
第三,之前董卓和李傕,郭汜,这些人都挟持了皇帝,而他们都招来了天下人的一致反对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袁绍也不太看重迎接汉献帝的作用 。然而袁绍如果迎接汉献帝其实比董卓之流是得人心的 。
袁绍为人是色厉胆薄,做事太犹豫 。等曹操迎接了汉献帝,他才后悔 。而曹操把大将军之位让给他来向他示弱 。袁绍虽然拥有河北四州,但是他能达到这个目的却不一定是因为他有多么厉害,一方面因为家族的名望,另外一方面是公孙瓒的作死,公孙瓒弄死了刘虞,导致刘虞的手下群起而攻之,而袁绍作为有名望的人,刘虞的旧部归属于他是没有问题的 。
【我是@麦地传奇,专注文史原创和回答,欢迎点赞和关注,也欢迎留言批评,谢谢!】
【袁绍为什么不迎接汉献帝?】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
文章插图
袁绍
虎牢关之战后,汉献帝被董卓裹挟进入关中,此后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处境十分悲惨 。董卓死后,受制于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后来两人发生内讧,分别劫持了汉献帝和众大臣,率兵互相攻打 。汉献帝在董承、杨奉等大臣的护卫下,一路逃亡,辗转至河东地区,后又重回洛阳 。不久,曹操率兵前来,把汉献帝迎往许都,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 。
文章插图
曹操
其实当时最有实力迎奉汉献帝的诸侯不是曹操而是袁绍,汉献帝有段时间曾经到达安邑地区,这里离袁绍的统治中心邺城很近,且中间并无大势力的阻隔,并且当时袁绍已经稳定了冀州的局势,可谓兵精粮足,可是袁绍却放弃了天赐良机 。当时袁绍手底下的谋士田丰、沮授等人再三劝说他尽快迎回汉献帝,但是袁绍却说:“若迎天子以自近, 动辄表闻, 从之则权轻, 违之则拒命, 非计之善者也” 。其实袁绍的顾虑也有他的道理,他自己想代汉自立,如果把汉献帝迎回就好比说一块烫手山芋 。这件事在历史上也有前车之鉴,楚霸王立义帝后又杀之,使他丧失天下民心 。然而,袁绍错估了汉室统治四百年之久所带来的影响力,汉室为正统的思想深入人心 。因此,如果哪路诸侯能把汉献帝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便能在道义上占据制高点,可以靠此发号施令、笼络人心 。
文章插图
汉献帝
与袁绍的短见相比,曹操明显更具有大局观 。曹操当时虽然粮草缺乏,但是在谋士的规劝下,把汉献帝迎回了许都 。迎奉汉帝立马给曹操带来实质上的好处,他被封为大将军、武平侯,并且借汉帝之名下诏斥责袁绍“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而但相擅讨伐” 。这时袁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过为时已晚 。从后来历史的发展来看,这场迎帝之争,实际上也成为袁、曹两大势力集团此消彼长的转折点 。
参考文献:
1.陈寿:《三国志》
2.习凿齿:《汉晋春秋》
3.范晔:《后汉书》
作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桂强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六十岁之后老人能不能跑步锻炼?
- 如何让他对你爱不停
- 和女生聊天聊不下去,该怎么做
- 孕妈泡脚多少温度好?不适合泡脚的人群有哪些?
- 聊天冷场急救话题,怎么跟妹子聊天不冷场
- 为什么猫舍买的猫容易得猫传腹?
- 狗狗能不能吃橘子
- 狗狗能带上高铁吗
- 狗狗呕吐不吃饭怎么办
- 狗狗怕不怕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