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粥的作用功效与做法_菊花粥的禁忌与注意事项

【粥方组成】菊花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
【煮制方法】将菊花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2剂,连续服3~5天 。
【作用与功效】疏风清热,清肝明目,平降肝阳 。
【适应证】适用于外感发热,或温病初起发热、头痛,或肝经风热、头晕目眩、目赤肿痛等 。
【菊花粥的作用功效与做法_菊花粥的禁忌与注意事项】【粥义解说】菊花,又名北菊花、黄菊花、滁菊花、杭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的头状花序 。
中医认为,菊花性味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有疏风清热、清肝明目、平降肝阳之功,本品清芳疏泄,善祛风热之邪,对外感风热,其效甚佳,对肝经风热,或肝阳上亢等,也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本草纲目》言其“除风热,益肝补阴,治诸风头目” 。《本经》言其“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 。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菊苷、挥发油、黄酮类、胆碱、香豆精类化合物及生物碱等,对多种致病菌及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能显著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血压、血脂 。中老年人,常常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多种疾病,常用本品煮粥服食,不仅可以预防感冒,还可降压降脂,治疗心脏病 。
【注意事项与禁忌】1.本品煮粥,或泡茶饮用均可 。
2.一般疏散风热多用黄菊花,清肝、平肝多用白菊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