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时期的大小金川土司叛乱,为什么会花费清王朝7000万两的银子才被镇压下去?

乾隆的十全武功 。
平定准噶尔、再平准噶尔、平定回部 。
两平大小金川 。
征缅甸、靖台湾林文爽、降安南 。
平廓尔喀,再平廓尔喀 。
除了降安南外,其余打的都很艰难 。
为什么艰难呢?就拿两平金川来说 。
乾隆时期的大小金川土司叛乱,为什么会花费清王朝7000万两的银子才被镇压下去?
文章插图
大金川就是今天四川省阿坝藏羌自治州的金川县,小金川就是小金县 。这两个县距省会成都直线距离差不多三百公里左右 。
一般人看到四川省,再看到大小金川距离省会的距离,通常都会有一种误解,就是觉得这里是传统汉地 。但其实,真不是 。
大小金川地区在被乾隆征服之前,没有被任何一个中原王朝真正征服过 。全盛时期的唐军没能征服大金川,只占领了小金川 。元朝也没有征服,元朝对大藏区的控制跟明朝差不多,都是名义上统治 。至于宋朝,就更不必说了,宋军对西南的统治,一塌糊涂 。
所以实事求是的说 。乾隆发兵金川,以这两战搞定康藏(也包括嘉绒藏)、卫藏和安多藏地区,并把这些地区与四川捏合,是一次货真价实的开疆扩土 。战争难度极大 。
到底有多难呢?别的就不说了 。就单说嘉绒藏民以前讲藏语,而现在说的是四川话,口音都变了,就可以感触到这种从零到有,从未开化到征服的过程,到底是有多难 。
不避讳的说 。在当时的土著看来,清军绝不是什么王师 。而是来抢地盘的 。所以在面对清军时,当地叛军展现了极高的抵抗意愿 。
乾隆时期的大小金川土司叛乱,为什么会花费清王朝7000万两的银子才被镇压下去?
文章插图
另外,这还仅仅只是人为因素 。客观地理因素也是一方面 。
从金川到成都,别看直线只有三百公里,貌似不是很远 。但其实这点路程,很难走 。因为这两百公里,恰恰是从成都平原到青藏高原的一个爬坡过程 。
时至今日,如果大家从都江堰出发,开车沿着350国道过汶川映秀、卧龙等镇,翻越巴朗山垭口(现在有隧道),经日隆、达维等镇至小金、丹巴,向北至金川县 。
或者经由317国道走川藏北线,经汶川、理县和马尔康转而向南至金川县 。亦或者走川藏南线318国道,经雅安、康定、丹巴,再到大小金川 。(这三条路基本上与当年清军平定大小金川的三条进军路线重合)
看着沿途的雪山巨谷就能发现,当年征服了这些地方的人,真的太了不起了 。
成都的海拔才500多米,上到马尔康,马上就2500+ 。一般人靠脚走,其体格还真就很难承受这种由海拔提升带来的身体负担 。
乾隆时期的大小金川土司叛乱,为什么会花费清王朝7000万两的银子才被镇压下去?
文章插图
而且金川土著还很聪明,知道利用地形,广布碉楼 。他们在每一个交通要冲,都构筑了若干个碉楼,阻挡清军前进,清军必须要把这些碉堡全拔掉才能进入大小金川 。
而受限于地势,清军的火炮扛上不去,兵力又展不开,只能靠人力逐个清除碉楼 。清军每攻克一个,至少都得耗时半个月 。
用当时清军统帅傅恒的话说:人心坚固,至死不移,碉尽碎而不去,炮方过而人起 。即臣所驻卡撒左右,山顶即有三百余碉,计半年旬日得一碉,非数年不能尽 。
战争打得实在太惨烈了 。
▼清平大小金川战图 。从图中可以很明显看到金川叛军依山构筑碉楼 。清军绕不过,只能慢慢打 。既费时,也劳民伤财 。
乾隆时期的大小金川土司叛乱,为什么会花费清王朝7000万两的银子才被镇压下去?
文章插图
当然,有一说一 。乾隆打大小金川,差点打得国库破产 。也不能都归咎于当地土著的顽强抵抗和道路难走 。
清军统帅的无能,无能到让人无语,也是不能忽视的因素 。
到底有多无能呢?
清军第一任统帅叫张广泗,这人有能力,在云贵总督任上干的很成功 。乾隆正是看到他的能力才把他调到四川,处理金川问题 。但他的毛病也很多 。他最大的毛病就是任人唯亲 。他在用兵过程中,身边的亲信,有好几个人都是叛军的卧底 。他所有的机密决策都被叛军摸得一清二楚 。清军啥秘密都没有 。
而且他还喜欢吹牛 。清军前期进展顺利,先后收复了大金川所占的毛牛、马桑等地 。打得小金川土司泽旺也闻风投诚,并主动出兵协同清朝攻剿大金川 。结果张广泗居然就嘚瑟了,跟乾隆排胸脯,说自己一定能搞定金川叛军 。
乾隆也是个好大喜功的人,他最喜欢听下面的人吹牛皮 。张广泗拍胸脯,他也高兴 。然后他就下旨:对金川“不若尽兴剿灭”,“不必专以召徕抚恤为剪金酋之胜算也” 。
仗还没打完,他就开始盘算战后的事了 。
结果等到清军打到山区,碰上了叛军构筑的碉楼后,马上就蔫了 。太难打了!
乾隆时期的大小金川土司叛乱,为什么会花费清王朝7000万两的银子才被镇压下去?
文章插图
▲进攻碉楼的清军
最后,金川叛军趁清军锐气磨尽之际,一个反击,连追几十里 。张广泗损兵折将,进攻大金川的计划完全破产 。
乾隆见张广泗进剿失败,就派对四川情况很熟悉的名将岳钟琪到前线指挥 。结果张广泗跟岳钟琪还有仇,两人不合,无法配合 。没办法,乾隆只好又调军机大臣讷亲入川,统筹指挥张广泗和岳钟琪 。
然而讷亲这个人,更不是带兵的人 。其实按出身,他是正根的八旗子弟,但他却完全不懂打仗,也不知兵 。平时既不接见将领,也不体恤士兵 。打了败仗就一个人窝在帐内不出去,搞的军无斗志,人心惶惶,这仗完全没法打 。
后来乾隆听说讷亲终日拜佛求神,打算请西藏喇嘛和终南山道士来给自己念咒助战,肺都要气炸了 。他就一怒之下,把张广泗和讷亲全部换掉,改派老将傅尔丹到前线,与岳钟琪一起镇压叛军 。
乾隆时期的大小金川土司叛乱,为什么会花费清王朝7000万两的银子才被镇压下去?
文章插图
岳钟琪被扶正后,他提议:川西土司向来矛盾重重,没有必要都剿灭 。应该采取拉一派打一派,利用土司打土司的策略 。
乾隆予以采纳 。很快,金川战局的不利局面就得到了逆转 。(由此可见,一个优秀的统帅到底有重要)
后来乾隆派小舅子傅恒到金川前线督战,由于傅恒也是个很懂行的人,坚决支持岳钟琪拉一派打一派,把叛军孤立的策略 。所以金川叛军就被孤立了,被清军压缩到了老巢 。
叛军在老巢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弹尽粮绝无以为继 。大金川土司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就主动找岳钟琪投降 。岳钟琪单人单骑深入敌营,用诚意劝降 。傅恒知道后,表示可以接受金川土司的投降,但是土司本人必须要到清军大营服罪 。其实就是走走形式,不会有人身伤害 。
大金川土司表示同意,第一次金川之战由此得以平息 。
不过由于清军没有清算金川土司,仍然准许他在当地当土皇帝 。因而这就导致金川仍然是独立王国,这也为后来的小金川之乱,埋下了祸根 。
乾隆时期的大小金川土司叛乱,为什么会花费清王朝7000万两的银子才被镇压下去?
文章插图
若干年后,大小金川再反,清军这次平乱的表现跟第一次一模一样 。
首任统帅打得一塌糊涂,参与征剿的四川绿营兵的战斗力之低,也是一言难尽 。清军在进攻时,十几个叛军摇旗呐喊,居然就吓怕了三千清军(以为中了埋伏) 。后来清军发现只是疑兵,又盲目突进,结果还真的中了埋伏 。如此差劲的军事素养,也不知道四川提督平时是怎么带兵的 。
而且第二次征剿的负责人还有一绝,就是喜欢吹牛 。明明打了败仗,硬要说是胜仗,糊弄乾隆 。清军不仅是打大小金川如此,后来云南绿营兵打缅甸也是如此 。杀敌一千,就故意谎报杀敌一万 。
如果以当时清军上报的战果统计,大小金川早就没有叛军了,因为都被歼灭了 。但实际结果却是叛军根本就没死多少人 。
后来乾隆调整人事,调派阿桂坐镇,又专门抽调精锐,扩大健锐云梯营规模(清朝专门的山地部队) 。前前后后,总共调集了十万人,才算是搞定了第二次金川之乱 。
结果,第二次金川之战耗费的军费,竟然是第一次的十倍 。
▼金川碉楼遗址
乾隆时期的大小金川土司叛乱,为什么会花费清王朝7000万两的银子才被镇压下去?
文章插图
总的来说 。大小金川之战之所以难打 。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点 。
一是叛军众志成城,碉楼易守难攻,清军缺乏攻坚重武器,只能靠人力硬拼 。
二是金川环境恶劣,后勤补给困难,清军无法展开,发挥兵力优势,只能添油战术,逐次添加兵力 。导致清军陷于苦战地步 。
三是清军指挥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始终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从乾隆往下,都不重视对手,轻敌 。每次都是刚一出兵就觉得敌人会望风而逃,不战而降 。结果被疯狂打脸 。第一次金川之战如此,三次征缅甸也是如此,第二次金川之战还是如此 。每次非得被对手啪啪打脸之后,才能幡然醒悟 。
其他网友观点大小金川的地理位置和改土归流 。大小金川位于现在的川西北一带,现在的四川金川县一带,这个区域内多山,道路险峻,天气变化多端,是藏族聚集区,这个位置易守难攻 。康熙雍正年间,对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进行改革,实行“流官”制度,减少土司对当地百姓的盘剥,设置州县 。这一政策在云南、贵州等地少数民族聚集区收效显著,但是在四川的大小金川却仍保留土司制度,不但不改而且对四方进行侵略 。
乾隆时期的大小金川土司叛乱,为什么会花费清王朝7000万两的银子才被镇压下去?
文章插图
第一次大小金川之战 。
乾隆十一年(1746年),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劫夺小金川土司泽旺,这个泽旺是莎罗奔女儿阿扣的女婿,但是泽旺生性比较懦弱,被自己的老婆控制了 。老丈人一看,好事啊,把他合并到大金川来正好,因此扣押泽旺并且把朝廷的小金川印信拿到自己手里面 。势力壮大的莎罗奔,开始四处攻略附近的土司 。
四处扩张,引起清政府的注意 。1747年乾隆派川陕总督张广泗派兵进剿,第二年增派讷亲增援 。这两位主,互相不协调,大金川严防死守在碉楼内,半年损兵折将,毫无进展,乾隆大怒,斩张广泗,讷亲赐死 。(岳钟琪剧照)
乾隆时期的大小金川土司叛乱,为什么会花费清王朝7000万两的银子才被镇压下去?
文章插图
乾隆派傅恒为主帅,起用早就已经返乡的名将岳钟琪(因曾静事件被囚禁,后削职为民) 。岳钟琪还是有两把刷子的,1749年就打的大金川的莎罗奔自己请降,乾隆为了面子也下旨免了莎罗奔的罪,战事随即平复 。
第二次大小金川之战 。【乾隆时期的大小金川土司叛乱,为什么会花费清王朝7000万两的银子才被镇压下去?】斗转星移,物是人非 。第一次领军进剿的傅恒(1770年故去)和岳钟琪(1754年故去)都已经作古 。大金川的土司索诺木(莎罗奔侄孙)与小金川土司僧格桑(泽旺子)也更新换代,1771年反清了 。(福康安剧照)
乾隆时期的大小金川土司叛乱,为什么会花费清王朝7000万两的银子才被镇压下去?
文章插图
这次乾隆派温福、桂林两将领进剿,进剿不利,阿桂代替桂林为帅,进占小金川,但遭遇小金川的反击,主帅温福和3000清军战死 。朝廷又增派福康安协助阿桂,并从吉林、黑龙江调派火枪营增援,历时五年,最终在1776年年初获得最终胜利 。(阿桂剧照)
乾隆时期的大小金川土司叛乱,为什么会花费清王朝7000万两的银子才被镇压下去?
文章插图
为了防范再起变乱,在大小金川设立懋功﹑章谷﹑抚边﹑绥靖﹑崇化等五个军屯,进行军事控制 。
第二次大小金川之战为什么动用了60万人,7000万两白银?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第二次大小金川之战,动用了大炮、火枪等先进的武器,花费肯定是不少的了 。我们详细分析一下原因 。
乾隆时期的大小金川土司叛乱,为什么会花费清王朝7000万两的银子才被镇压下去?
文章插图
第一、清军入主中原,经过120多年后,军队作战能力已经大大下降 。我们举个例子,大小金川的十几个人在山上喊了几嗓子,几千清军以为大军来袭,纷纷溃逃,畏战怕死 。使得清廷不得不派遣大量的军队入川作战 。
第二、为了攻破大金川的碉楼,清军用大炮轰炸,步兵攻击,再用炮轰炸,步兵再攻击,这种模式作战,进展缓慢,半个月才打下一个碉楼,耗费的银两自然多了 。
第三、大金川的地理环境特殊,比较险峻,并且在要害地方修筑碉楼,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历史中这样记载:
“即臣所驻卡撒左右 。山顶即有三百余碉,计半月旬日得一碉,非数年不能尽”
险要的地理位置是可想而知了 。同时,这样的地理环境给军事补给也带来重大影响,派遣军队保护,运输的成本肯定是高居不下了 。(金川碉楼遗址)
乾隆时期的大小金川土司叛乱,为什么会花费清王朝7000万两的银子才被镇压下去?
文章插图
第四、金川这个地方,雾气和雨水是比较多的,而且经常一下就是十几天甚至一个月,进军迟缓 。
第五、大小金川的军队,虽然只有几千,但是作战使用的频度很高,作战能力非常强,又凭借险要,如果碉楼不被大炮轰炸崩塌,士兵不撤退 。
综上所述,清军动用60万军队,7000万两白银,那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了 。
其他网友观点对于乾隆的“十全武功”,近人多有批评 。批评当然是对的,主要是乾隆的“十全武功”成色不足,虽然不管怎么说都赢了,但许多完全是依靠“体量大”把对方压垮的 。但看了所有的回答,都说其“好大喜功”基本都是批评 。
我只想问一句:那么,“十全武功”中的各个事件都不该打吗?哪个不应该打?难道任凭对方吗?有人会说,可以谈呀 。但有些问题根本就不是谈的事情就行了,比如对方就是想“宗蕃混乱”、就是想“离你而去,自立为主”,那么,这是谈的事情吗?
因此,问题不是该不该打,而是打得如何?打得不好,乾隆的应对之策是否到位?我的意见很简单:针对“大小金川叛乱”打是对的,但作战中出现的八旗兵战斗力、战斗素质低下的问题,乾隆并没有认真的、真正地进行治理 。
乾隆时期的大小金川土司叛乱,为什么会花费清王朝7000万两的银子才被镇压下去?
文章插图
“大小金川之战”是“十全武功”中的两点,1747到1749年、1771到1776年 。由此可见,乾隆有些不厚道呀 。
大小金川反抗意识比较浓厚
嘉绒地区共18个土司,分为本部三部即12个土司、冲部(外围)一部即6个土司 。其中“大金部”“小金部”都属于“本部”共8个土司 。大金川土司在今天的阿坝州金川县境内;小金土司在今天的阿坝州小金县境内 。那么,在18个土司中,大部分都与清廷关系比较紧密,在“改土归流”中也较为配合 。但有三个土司地反抗非常强烈 。
雍正皇帝进行“改土归流”,也就是把土司制度变为流官(政府派遣的官员),但在嘉绒地区却遇到了很大阻碍 。为此,乾隆曾对杂谷、大金、小金土司进行用兵 。为的就是推动“改土归流” 。
乾隆时期的大小金川土司叛乱,为什么会花费清王朝7000万两的银子才被镇压下去?
文章插图
大小金川属于苯教信仰地区,在反抗中往往比较坚决
同时,嘉绒地区的藏族信仰以苯教信仰为基础,而清廷、大部分藏族地区都属于藏传佛教,因此,对该地区的用兵,导致苯教徒地反抗非常激烈 。
该地区地形和军事设施非常易守难攻
该地区的地形、气候,以及碉堡设施,使得清军的火器以及辎重无法有效运转 。同时,清军主攻难度也非常大 。为此,清廷才在多地模仿嘉绒地区的地形地貌设施进行模拟训练 。然而,山地战不是一两年能够炼成的,他需要对“山地形势”有着非常熟悉的基因 。
比如明朝对大藤峡地区“剿叛”二百多年,最终也是靠广西“狼兵”彻底打败 。“狼兵”本身就是土司武装,明军在训练有素对山地战也不熟悉 。清朝也是如此 。
乾隆时期的大小金川土司叛乱,为什么会花费清王朝7000万两的银子才被镇压下去?
文章插图
清军内部很不统一,清军战斗力太差,乾隆不能经过战争、花费巨大看出问题,并认真改革,这是他最应该被批判的地方 。
乾隆时期特别讲究“国语骑射”,对本族比较支持,对其他民族较为歧视,这就造成“土司兵”在战争中并不积极,再加上本身属于民族内部对峙,人家也没有必要真帮清廷 。土司也是如此 。
八旗兵和绿营兵本身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上下贪腐、怕死情况非常严重 。特别是他们大多属于“世袭制”,一百多年的发展,大多都已经“言传身教”以及有了一份家业 。战斗力相对就比较差 。
在四五十年后的白莲教大起义中,八旗兵、绿营兵也是依靠“乡勇”的汉族地主武装才得以取胜 。
在百年后的太平天国、捻军、各类民族起义中,八旗兵、绿营兵就更差了,最终依靠“第二次崛起的乡勇”才得以保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