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 每秒转动401次的中子星,距离地球11000光年,它在疯狂吞噬恒星
据环球网6月4日的消息,美国天文学会在本周的会议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子星爆发的报告。该报告称一支由国际工作者组成的天文团队观测到了中子星的爆发过程,该中子星编号为“SAX J1808.4-3658”。据了解这是天文学家首次观看到中子星爆发的全过程,对之后的天文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文章插图
那么出现在人类视野范围内的SAX中子星是一颗怎样的星球?该研究团队又是如何观测到该中子星的爆发过程呢?
文章插图
SAX中子星是一种什么样的天体?
近现代天文学家在研究宇宙天体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密度极大的天体,它的密度仅次于肉眼不可见的黑洞,这就是中子星。和黑洞一样,中子星的原型也是恒星,但这种恒星的质量级别达不到形成黑洞的标准,因此发生超新星爆炸之后变成了在白矮星和黑洞之间的一种天体。
文章插图
而此次发现的 SAX中子星距离地球大约1.1万光年,它的自转速度让科学家们都瞠目结舌,竟然达到了每秒钟401次。不过这算是中子星的“基本操作”,这个种类的天体便是以自转速度快以及密度高出名。
那么SAX中子星的密度有多大呢?根据该国际研究团队的成员介绍,如果双手捧满该中子星的物质,重量可以与5座珠穆朗玛峰相媲美,其重量可想而知有多重。
文章插图
该研究团队是如何观测到此次中子星爆发的?
在此次的观测研究中,该研究团队动用了7台不同的望远镜,其中就有NASA的Swift X天文台以及国际空间站中的NICER设备。根据该团队的研究人员古德温的描述,起初他们把观测的重点放在了一些“增殖中子星”上,这类中子星的轨道上同样存在着其他恒星,于是 中子星凭借着强大的吸引力不断地吸走恒星的物质。
文章插图
当物质掠夺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中子星就会以螺旋的方式开始运动,并且持续升温,最终出现爆发,SAX中子星的爆发过程也是这样的。
对中子星的研究有何意义?
首先,对于中子星的研究有助于对引力波的研究。自从2016年被证实之后,引力波一直是天文科研的主要目标。2017年美国的研究团队在LIGO和Virgo两座天文台的帮助下发现了双中子星合并引力波的现象,这让天文学家更加深入的认识到中子星与引力波的关系。
文章插图
其次是研究重金属元素的来源。一直以来,科学界主流观点认为宇宙中的重金属元素是恒星爆发后形成的,然而研究数据并不支持这种说法。最终天文学家在中子星身上找到了答案,并且提出了地球上大多数重金属来源于中子星爆发的假说。
关于中子星,笔者想说几句话
如果说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那么中子星应该是造物者引导人类去探索黑洞的桥梁。黑洞和中子星在多方面较为相似,这也对科学家研究中子星有所帮助。可以预见的是,人类未来还会加强对中子星的观测和研究,我国的“天眼”也将在这方面大放异彩。
文章插图
参考资料:
【 天文学家|每秒转动401次的中子星,距离地球11000光年,它在疯狂吞噬恒星】环球网 6月4日 《天文学家首次观看到一颗中子星的爆发过程》
推荐阅读
- 转动脖子会响是怎么回事?
- 为什么鸽子麻雀这些常见鸟类转动头部的节律很急促
- 为什么ATP合成酶C亚基和γ亚基每转动一圈生成3个ATP
- 减肥转呼啦圈到底可以吗
- 给大脑补足营养让你聪明过人
- 梦幻模拟战手游转动的哲学怎么玩
- 转动十指 养护五脏六腑
- 为什么光速恒定为30万公里每秒?
- 如果给一物体持续一米每秒速度的推力,能否将其送去太空?
- 假设一个足够大的转盘转动,其边缘线速度接近光速,根据相对论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