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克良 茅台第一任董事长季克良:实现毛主席对茅台的希望,申请武警守卫( 二 )


到新中国成立后 , 1952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中国名酒评选活动”中确定了茅台的“国酒”地位 。
“国酒”教父季克良:茅台成就了我而这一年 , 那位将毕生献给茅台的先生 , 才13岁 。 鸡声茅店月 , 人迹板桥霜 。 季克良自出生起 , 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
1939年 , 原名顾克良出生于江苏南通的一个农民家庭 , 排行老五 。 由于家境清贫 , 父母难以抚养便将三岁的顾克良过继给姑姑 , 改姓季 , 称季克良 。

一直到初中毕业 , 季克良都是靠奖学金完成学业的 。 虽然父母、养父母都是农民 , 但却一直教育季克良认真学业 。
1959年 , 季克良参加高考并选择了离家较近、路费便宜的的无锡轻工业学院 , 也就是现在的江南大学的食品发酵专业 。
即便离家很近 , 考虑到回家所需的一块二毛车船费 , 季克良在寒暑假也有三次没舍得回家 。
1964年9月 , 季克良大学毕业 , 经由国家轻工业部选拔 , 25岁的季克良被分配到国营茅台酒厂工作 , 开启了与茅台的缘分 。
初入茅台厂时 , 茅台厂的千亩厂子闲置的近4/5 , 产量仅200余吨 , 账面上是七十多万的亏损 。
而在1952年茅台厂改制当年 , 产量就已经达到75吨 , 在1958年更是将产量提升到500多吨 。

在1958年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 , 毛主席提出要将茅台做到“万吨”的产量目标 , 为将中国从农业国转型为工业国做出贡献 。
在1960年 , 茅台的生产量曾经到达过912吨的规模 , 已接近1958年产量的一倍 。 此后 , 国家粮食大幅度减产 , 酿酒所需要的的原料也难以为继 , 茅台酒进入徘徊期 。
【季克良|茅台第一任董事长季克良:实现毛主席对茅台的希望,申请武警守卫】季克良进入茅台厂时面临的就是这个产量仅220吨的低活力的厂子 , 而自己也只是三百余名员工中非常不起眼的“小季”同志 。
茅台厂子又经历了十年的特殊时期 , 低迷的状态前后持续了近二十年 , 直到1977年领导班子的调整 , 才使茅台又重新焕发新生 。
在此期间 , 季克良也经历了艰苦的考验 , 季克良因为为曾经的书记和厂长说了一句“不像走资派”便也被扣上了“铁杆保皇派”的帽子被下放到生产车间一线工作 。

然而据他回忆 , 自己十分珍惜这段时间 , 增长的见识和得到的锻炼是在其他岗位无法获得的 。
1978年 , 茅台酒被特制送到了与美国的建交桌上 , 开启了“茅台外交”的时代 , 国际国内兴起了“茅台热” , 而也就是1978年 , 茅台终于实现了十七年来的第一次盈利 。
1981年 , 季克良被提升为副厂长 , 两年后又被升到厂长的高管职位上 , 此后 , 44岁的季克良便开启了“茅台教父”之路 , 与茅台互相成就 。
“国酒”的自我生命力晨起动征铎 , 客行悲故乡 。 在茅台工作的四十七年间 , 前二十年季克良都在为“请调”打报告 。
1967年 , 季克良养母病重 , 他便申请调回南通 , 厂里不放人;1983年 , 季克良亲生父亲过世 , 他又写了请调报告 , 但省委不放人 。

忠孝难两全 , 季克良曾叹息道:我对得起茅台 , 对得起怀仁人民 , 却对不起自己的亲人 。
1985年 , 季克良辞去厂长的行政职务 , 专心致志搞技术 , 成为茅台厂第一任总工 , 在工作中总结出了茅台就酿工艺的十大特点 , 并发表了《茅台与健康》的论文 , 正式成为茅台的代言人 。
这位代言人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他在茅台厂 , 一边搞事业一边做品酒师一边做代言 。 据介绍 , 季克良四十年来喝了两吨茅台酒 , 以现在的茅台酒销售价计算 , 价值超过600万 。
1998年金融危机爆发 , 山西朔州毒酒案爆发 , 将中国酒业的生存空间挤压地极为逼仄 , 从前车水马龙的茅台销售店变得门庭冷落 。
季克良当机立断招聘销售人员并亲自上阵推广茅台 , 获得了极好的销售效果 。 2001年 , 茅台挂牌上市 , 上市当年产量就达到6000吨 , 成为了名副其实的“A股之王” 。

两年后 , 茅台终于实现了45年前毛主席对茅台的希望 , 产量突破一万吨 。 2011年 , 进厂时仅25岁的小季 , 现在74岁高龄的季老从集团卸任 , 完成了事业的使命 , 功成身退 。
2006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茅台酒酿造技术被批准列入 , 茅台酒的酿造历史悠久 , 被业内成为中国白酒的“活化石” 。
茅台酒是绿色有机的代表 , 不添加任何添加剂、色素、香味剂甚至水分而酿制而成 , 其工艺技艺十分醇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