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李人 河北人眼中的印象·衡水老白干

【庄李人|河北人眼中的印象·衡水老白干】庄李人 河北人眼中的印象·衡水老白干

文章图片

庄李人 河北人眼中的印象·衡水老白干

文章图片

庄李人 河北人眼中的印象·衡水老白干

提及河北 , 可谈的东西似乎不多 , 身边的异地朋友聊起这个话题 , 也不免常常尴尬:恩 , 河北人 , 挺好的 , 老实、朴实 。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河北人 , 时间久了 , 听到老实二字总是不由得冷汗直冒 , 一种莫可名状的尴尬感油然而生 , 仿佛不仅没有得到夸赞 , 反而遭受了廉价的同情和无心揶揄 。
我理解中河北人的老实 , 既是刻入骨子里的保守 , 更是流进血液里的通透:河北人老老实实做人 , 踏踏实实做事的风格让人倍感可靠与亲切 , 但羞于表达、过于内秀的性格总不免让人着急 。 他们对于生活的向往不输旁人 , 但对于生活的赞美往往不宣于口 , 不是感情淡薄 , 实在是不懂表达 。 河北人如此 , 河北的酒亦然 , 如果硬要用一个网络热词来形容 , 那一定是不明觉厉 。 (与茅五剑相比 , 名气不大 , 但是喝起来觉得还是挺有点东西)
之前和酒友喝得尽兴后曾经妄言 , 想要深入了解一个区域的人或文化 , 当地的名酒一定不容错过 。 不仅仅因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 养育一方粮食和水的客观事实 , 更因为白酒这玩意 , 承载了太多有关文化与历史的记忆与情绪 。 有道是 , 什么样的人酿什么样的酒 , 什么样的酒传承什么样的文化与文明 。
因缘际会 , 母亲节当天 , 有幸到老白干酒厂参加第三届衡水老白干酒文化节 。 客观来说 , 亮点不少 , 无论是大气恢宏的开场舞蹈表演还是荡气回肠的情景舞台剧演绎 , 主办方都不可谓不用足心思 , 但要说最打动笔者本人的点 , 还得是“印象·衡水老白干”这一主题 。 别的不说 , 单单与去年“促消费、保发展、惠民生”的主题一比 , 这届主题所传递的画面感和厚重感便扑面而来 。

倒不是笔者喜欢尬吹 , 市面上很多白酒都在尽量与历史文化等符号“攀交情扯关系” , 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河北人 , 初闻印象二字时 , 却毫无违和 。 究其原因 , 大概在于笔者深入了解衡水老白干1900余年酿酒历史后 , 内心真实感受的激荡与澎湃 。 了解老白干历史的人都清楚 , 这款与燕赵子女风雨同路的老酒 , 兴于汉、盛于唐、定名于明 , 历经多个朝代行业的变迁和千年岁月的打磨 , 不仅酿造技艺完整保留 , 近年来更在科技水平的助力下 , 匠心独运推陈出新 , 在酒品酒质的提升上屡获突破 。

醇香清雅、甘冽丰柔是初品老白干后的舌尖印象 , 倘若你足够懂酒 , 再闭上眼回味半晌 , 老白干香型的层次感和地缸酿造的特殊香气定会缓缓侵入心脾 , 化于心间 , 这是来自内心的第二重印象 。 想要领略老白干酒的第三重印象 , 那就必须要去深入了解这款老酒背后的秘密了 。

老白干香型以优质高粱做主料 , 精选小麦制曲 , 采取混蒸混烧老五甑工艺 , 低温入池 , 地缸发酵 。 老白干酒体分子量小 , 更易代谢 , 其“杂醇油”含量也极低 , 从而形成了“醉得慢、醒得快、不上头”的特点 。 饮后不上头 , 是老白干酒留给世人最鲜明的第三重印象 。

太专业的内容不谈 , 仍回到酒质本身 。 传承千年、精工细酿的老白干酒一如质朴、纯良的河北人 , 骨子里散发着对于酒道的执著与坚持 。 在贴牌、假酒满天飞的乱世中 , 老白干人自上至下始终坚守初心 , 用心造好酒 。 老白干人从选材到发酵 , 从酿造到成品 , 每一个步骤 , 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最好 , 不因市场好恶而走捷径 , 不以眼前利益而偷成本、舍工艺 。 如果说历经千年的文化传承锻造出老白干酒荡气回肠的悠悠回味 , 那么这份对于消费者期盼至诚至信的回馈 , 才是白干老酒历久弥香、香飘万里的底气和动力 。
活动现场 , 笔者对于老白干集团老总的一席话颇有感触:“本届衡水老白干酒文化节以“印象”为名 , 以千年匠心献礼建党百年 , 秉承千年匠心 , 致敬百年荣耀 。 ”简简单单的印象二字 , 浓缩的是上下千年冀酒文明的历史 , 融合的是成千上万老白干人的聪明才智与坚守品质 , 凝聚的是千千万万河北人老实做人用心做好酒的信念与坚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