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若星河 高铁秘闻:高铁是群门外汉建成的,你信吗?

天若星河 高铁秘闻:高铁是群门外汉建成的,你信吗?


每每目击呼啸而过的高铁 , 鄙人心里总会一阵悸动 。 因为 , 鄙人曾作为一名铁路施工人员亲自参与了该路的施工 。
2007年局承接了石武高铁项目 , 这是局承建的第一条高铁 , 鄙人作为一名办公室人员来到了该项目部参与建设 。
当时施工铁路名称叫无砟轨道 , 它是什么东东?说实话 , 鄙人的脑袋一片空白 , 后来才弄清 , 原来就是用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等浇筑而成的轨道结构 , 也就是说没有石头的轨道 , 又称作无碴轨道 , 是当今世界先进的轨道技术 。
这种技术 , 开始我以为只有我一个人不懂 , 后来我才知项目部至少有百分八十的人也不清楚 , 包括现场施工技术人员 。
项目部大部分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 , 不仅对高铁不了解 , 就是对建筑工地也很陌生 。
其他高层管理人员包括项目经理也是第一次接触高铁 。 大家修过铁路 , 但如何修高铁同样没底 。
这还不是要命的 。
要命的是修高铁 , 只有图纸 , 没有参考资料 。 业主没有 , 书店没有 , 因为修高铁对业主来说也是第一次 , 新技术 , 新工艺 , 列车每小时要跑三百多公里 , 比飞机的起跑速度还要快 , 都是第一次 , 哪来的资料?
高铁能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 能不能修出来 , 说实话当时没有一个人敢拍胸脯 。
尽管如此 , 但没有一个人因此打退堂鼓 。
因为大家相信路是人走出来的 , 既然专家们设计好了 , 我们按他们的要求做就一定能成功 。
相信自己一定行 , 一定能做好 , 大家一直牢牢坚定这个信念 。
当然大家虽然有信心 , 但真正接触图纸时 , 很多人还是傻眼:专家们设计的数据看不懂 , 很让人抓狂 。
抓狂的不仅是我 , 还有很多一线施工人员 。 他们是都是一线现场施工人员 , 如果这都不懂 , 如何建高铁?
作为技术总工的田卫东心里非常清楚 。
他是项目上真正的灵魂式人物 , 他非常精通高铁技术 。
他决定对所有员工必须进行教育培训 , 然而问题来了 , 没有教材 。
嘴上说的与书本说的效果肯定不一样 。 有些术语和数据绝对不能含糊 , 因为修建高铁的误差率只有零点几个毫米 , 只比头发稍微粗一点 。 在如此精密的空间操作 , 任何失误都是致命 。
这不是培训会上安排几点强调几点就可以解决 。
大家必须对所有的规范弄通弄懂 , 对所有的数据烂熟于心 , 要做到这点必须有教材才行 。
没有办法的田总工只好自己亲手写教材 。 他连续奋战了一个多月 , 编写了七本小册子 , 三十多万字 , 把所有的施工要点全部注明清楚 , 人手一册 。
从某种意义来说 , 田总所写就是一本修建高铁专著 , 虽然它无法出版 , 没有市场 , 也没有读者 , 但它对高铁施工却十分管用 , 不懂的地方 , 大家随时可以翻书查看 。
也正因为有了田总这本书 , 不懂的人很快入了门 , 知道了施工的难关和关键点 , 大家少走许多弯路 。
扫除了第一个拦路虎 , 接下来就是全线大练兵 。
因为大家都没有搞过 , 所以必须对即将施工的高铁真枪实弹进行演练 , 看施工出来的路轨合不合格 。
演练是高温烈日下进行 , 很多人年轻小伙没有几天身上晒得漆黑 , 尽管如此辛苦 , 生产出来的第一块板还是废品 。
望着大家垂头丧气 , 总工田卫东说:“没关系的 , 第一次肯定不能成功 , 多搞几次就没问题了 。 ”
在他的安慰下 , 大家在现场开了一个短会 , 总结失败的原因 , 并把它写下来 , 编成简报发到每位施工人员手上 。
第二天 , 大家就比较小心 , 按照简报上所说的不足 , 开始重新制作 , 第二块无砟轨道制作出来了 , 但经检测 , 还是精度不够 。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大家又在现场上召开了研讨会 , 对预制板的过程进行了认真讨论
并原因总结出来 , 人手一份 。
就这样 , 经过大家三个多月的试验、演练 , 终于成功制作出来一块合格的无砟轨道板 。
之后 , 在大家的不断演练摸索中 , 高铁的施工开始走上了正轨 , 一群一无所知的施工人员个个成了高铁专家 。
石武高铁不到三年就建成通车了 , 至今运行平稳 。
我想这正是世上本无路 , 你敢走的话自然就是路 。
很多中国人就是在闯字上 , 创造了奇迹 , 打造了一片新天地!
【天若星河|高铁秘闻:高铁是群门外汉建成的,你信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