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后别相逢】一座斩城 一曲宫腔 一道泉河——感受富平老城点点滴滴
渭南日报 采访人员 刘雪妮 见习采访人员 任晓彤 文/图
小桥、流水、鸟语、花香 , 远离城市的喧嚣 , 走在曲曲折折的街巷中 , 一段段小路 , 一块块青砖 , 仿佛是一页页书籍 , 记录着村子的风雨 , 也记录着村子的历史 。 8月28日 , 采访人员来到富平县杜村镇莲湖村 , 感受这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忆 。
富平老县衙旧址 , 后为富平县政府所在地(1970年后搬迁)
自元末明初至1970年 , 莲湖村为富平老城所在地 , 北临温泉河 , 东临新县城 , 西临连城 , 南临西禹公路 。 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 。 2013年它以独特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
【【山后别相逢】一座斩城 一曲宫腔 一道泉河——感受富平老城点点滴滴】“这里原来叫作窑桥寨 , 后来徐达到这里后 , 堑土为城 , 形成‘堑城’ 。 像这样的‘堑城’全国只有两处 , 其中一处就是咱这 。 ”74岁的莲湖村村民翟德良向采访人员介绍道 。 据相关文献记载 , 明洪武二年(1369) , 朱元璋的将领徐达来到这里 , 元朝驻军将领张良弼望风而逃 , 徐达便以窑桥寨为县治 , 正统元年(1436)知县高应举始就高阜堑土为城 , 周长1500米 , 高约10米 , 自壕至堞高20米 , 池深3米多 , 形成堑城 。 后当地人口口相传“堑(zàn)城” , 逐渐误读误写为“斩(zhǎn)”城 。 从明代建立县治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迁址 , 老城历时600余年 。
旧居中保存百年的柜锁
老城的街巷宽窄不一 , 古树名木点缀其间 。 城垣内有三街、四门、十巷 。 三街即古城正街、南街、北街;四门即东、西、南、北四门;十巷即书院巷、江米巷、东顺城巷、北顺城巷、鸳鸯巷、王家巷、马家巷、关帝庙巷、后巷、重庆巷 , 各巷与主街均以“丁”字相交 。 虽然现在城门已不复存在 , 但街巷格局保存完整 。
陡峭的用石条夹着砖块铺就的道路早已破烂不堪 , 路中间不时显露出残存的青石块 , 发出幽幽的光亮 , 如今县城虽已没有昔日的繁荣 , 但几条主街道依稀可见昔日的辉煌 。
沿着窄小的北街缓行 , 到了最顶头就是古城正街了 , 漫步在青石红砖铺就的道路上 , 便来到旧时的富平老县衙所在地 。
在老县衙的西边 , 有一座不起眼的青砖瓦房 , 如果不是门楣上“中国人民银行”几个红字 , 真以为就是一个普通民居 , 高高的门槛、黝黑的墙钉、高大厚实的院墙引起浮想联翩 。 这里便是“中国人民银行”富平支行旧址 , 最近的网红“最牛银行” 。 该建筑始建于清末民初 , 原本为一处普通民居 , 自南向北依次为门厅、过厅、上房和东西厢房 。 1965年 , 银行迁往新城的车站大街 。
县衙东边昔日的文庙正在修复 , 正门矗立着吉星楼泛着新气 , 左手一段残垣断壁上的精美砖雕 , 独显其昔日辉煌 。
“这就是望湖楼 , 我上初中就在这二楼上课 。 ”村民白德良指着不远处的望湖楼说 。
原楼修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 , 为“湖山书院”所在地 。 曾经的望湖楼下 , 湖光潋滟、万顷荷花 。 清代有诗赞颂“南湖一碧本如天 , 细雨空蒙更可怜 。 ”望湖楼毁于1916年的“逐陆之役” 。 1923年 , 胡景翼筹款 , 修为砖木结构三层楼 , 成为富平县城的标志性建筑 。 后来成为莲湖小学所在地 。
遗落在村道的八卦石碑
推荐阅读
- 道士下山 上那些道士下山后的牛人牛事
- 元代第一相耶律楚材趣事 曾写对联保全一座古刹
- 曹操为何把关羽和甘糜两位嫂子关一座房子里?
- 恨不相逢未嫁时什么意思 一个流传千古的爱情故事
- 崇祯皇帝吊死煤山后王子和公主们都躲去哪了?
- 希腊村庄为何会下沉 最终变为一座“鬼城”
- 古代哪位帝王陵墓陪葬妃嫔最多
- 隋朝科技 赵州桥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 鲁智深上梁山后为何和武松关系好和林冲反倒疏远
- 诸葛亮出山后发明的第一样武器 杀伤力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