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cb400从哪里看年代


1992年4月
《CB 400 SF-N 92 ~ 93 NC31-1000001 ~ 1034643》
第一代CB400SF出厂 。
4冲程水冷DOHC16气门并列4缸;
最大马力53PS/12000 rpm;;
最大扭矩:3.7 KGM/11000 rpm;;
净重:172KG;
座椅 高度770MM;
轮胎 :110/80-17x 130/70-18;
发动机由2型CB-1改进而来:
整体来说,外形比CB-1更有棱角 , 但原来的后轮胎只有130 mm宽,但大部分手推车都换成了140 mm宽 。
可以看到曲轴箱右侧有一层月亮形状的电镀层,下缸体没有散热片 。
此时CB400的 车架 号为NC31-100 * * *,发动机号为NC23E-110**** * *,后轮宽130 。
1994年3月
《CB400SF-R 94~96 NC31-1200001~》
今年做的改动是改变点火时间和活塞形式,增加压缩比 。
CB400的小特点1994年化油器由VP22A改为VP22C,排气管内径由28MM改为35 mm 。
1994年CB400SF的架号是NC31-120 * * *,发动机号是NC23E-150**** * * 。
1995年3月
CB400SF版本R 1995 NC31-1350001~ ~
《CB400 SF版本S 95~98 NC31-1300001~》
发动机改装:加大了气缸盖,气缸体 也加装了散热片 。
而且仪表侧板已经换了,排气管和94的一样 。
离合器侧面的月牙形明亮金属色被取消,改为全黑 , 中间有本田字样 。
1995年,CB400最大的变化——95的R版本出现,后来的CB400SF-S版本都是按照95R技术标准开发的 。首先,R版发动机转速提高了1000转,转速表的红曲达到了15000转,而普通版是14000转 。
化油器改为VP02,带油门开度感应装置 。同时 , 气门弹簧变厚 。
排气管由原来的不锈钢喇叭型改为钢前段和铝合金后段运动风格,
它的1 ~ 2缸和3 ~ 4缸用气管连接,排气管由1中4改为2中4 。
1995年CB400 SF的车架号和发动机号分别为NC31-130 * * * , NC23E-160 * * * 。
R版的编号是NC31-135 * * *,NC23E-165 * * * 96被改回了圆灯,这是后面会出现的特殊版本 。
1996年2月
CB400 SF-T 1996 NC31-1400001~ ~
后座做得更小 , 油箱上贴了立体字,以区分立体字的做工 。
排气管结构变了,化油器2缸和3缸的进气口加长了 , 点火时间又变了 。
前制动钳也改成了**NISSN四活塞 。同时,制动盘与95型有很大不同 。
这是普通版的最后一期 。普通版的共同特点是排气管为电镀喇叭型 。
同年3月,S版上市:
发动机是R版的改进版(火花塞帽也是红色的)
1996年的S版和1995年的R版变化不大 , 排气管改为铝合金可拆式 。
取消油箱上的立体字,除了以上96项基本没有区别 。
1996年CB400SF的架号是NC31-140****,发动机号是NC23E-170**** * *
R版车架号为NC31-145 * * *,发动机号为NC23E-175**** * * 。
在一九九七年
CB400 SF-V 1997 NC31-1500001~ ~
CB400 SF-S 1997 NC31-1550001~ ~
CB400四1997 NC36-1000001~ ~
CB 400 SF S版的配置有了很大的提升,仪表改为了黑色和红色 。
配备鲍鱼卡钳和可调前减震 , 普通版和96没有区别 。
1997年CB400SF的车架号为NC31-150****,发动机号为NC23E-180**** * *
S版车架号为NC31-155 * * *,发动机号为NC23E-185****
1998
CB400 SF-3W 1998 NC31-1600001~ ~
最后一代NC31出现,限量50周年纪念版问世 。
除了外观其实和97的S版一样,Brembo四活塞油压对置卡钳 。
1998年CB400SF的车架号为NC31-160****,发动机号为NC23E-190****
s版车架编号NC31-165 * * *发动机编号NC23E-195****
在1999年
CB400 SF VTEC 1999 NC39-1000001~ ~
新一代CB400车架的每一部分都得到了加固,发动机也换成了VTEC 。
部分踏板后移,档位连杆相应伸长,座椅下的侧板从外形上由三角形变成梯形 。
将原来的机械式油箱开关改为自动,并采用了全新的电子感应里程表 。液晶跳里程表有指示灯和燃油表 。
前制动系统是一对直径296mm的浮动钻盘,改用日本产的日清四活塞油压卡钳 。
后制动系统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原有的双活塞油压卡钳改成了更低的设计 。
后摇臂摒弃了原有的张力管连杆 , 采用全新的主断面铝合金材料 。
它用赛车不锈钢环固定在右后脚踏板下 。
1999年装载最新设计超VTEC发动机的CB400超四技术参数:
轮廓*宽度*高度(mm):2050 * 725 * 1070;
轴距:1415mm;
最小离地间隙:130mm;
座椅高度:760mm;
燃料容量:18L
体重:168kg;
发动机类型:水冷四冲程DOHC,4缸16气门 。
压缩比:11.5:1;
第一次减速比:2.171;
二次减速比:2.933 。
可选机油:美孚Racing1 4T API SH/CF级SEA 5W-50
美孚超级4T API SH/CD级SEA 15W-50
排气量:399mL;
最大功率:38.96 kw @ 11000 r/min;;53PS/11000转/分
最大扭矩:39n . m @ 9500 r/min;
化油器:32mm Vp04;
气缸直径*行程:55mm * 42mm;
框架形式:双下环抱式高压钢管;
点火方式:电脑数字式;
避震系统:套筒式前*前直径41mm,双筒倒昭和液压弹簧;
制动系统:前一对直径为296毫米的浮动钻盘和后一对直径为240毫米的浮动钻盘;日本制造的日清
传动系统 :链传动;
轮胎尺寸:前120/60ZR17 55V,后160/60zr 17 69V;;
20-轮胎宽度(m/m/m) 60 -轮胎平整度(%)Zr-辐射层结构17-轮胎直径(in)55-载重指数(kg)
速度标志(适用于210公里/小时)
谈谈它的超VTEC技术 。将发动机改为VTEC型:设计重点是调节阀门的操作 。以四缸16气门发动机为例,即每个气缸配备两个进气门和两个排气门 。当发动机处于规定的低转速时,每个气缸只有一对对角气门开启和关闭,即四个进气门和四个排气门,另一半会在达到一定的设定高转速时开始运转 。这样发动机在低速时的工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同时凸轮曲线也可以设计得更适合高速工作 。不像一般凸轮曲线必须考虑到每一级的速度,只能取一个中间值,从而改善高速时的工况 。它最大的优点是减少发动机本身的磨损,提高空气体利用率和燃烧率,有利于环保 。同时由于运动量减少 , 发动机温度也相应下降,更有利于长时间巡航,日常保养费用也可以省去 。
工作时,左侧低速 。可以看到凸轮在空旋转 , 无法驱动气门 。在高速时,液压机构推动一个物体,阀门开始移动 。但是,好像没有摇臂 。看来以后调整气门间隙会很麻烦 。进气通道 , 空 滤清器 的容积之前有所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 , 这款车还设计了一条直接通向排气阀的进气通道 。目的是降低进排气脉动,提高进气效率和 冷却系统。好像没什么特别的,但是好像多了一根水管,肯定有它的用处 。与1999年以前的车型相比 , 曲轴比1999年的明显变轻 。水套加厚,提高冷却效果 。为了提高频繁操作的可操作性,与1999年以前的车型相比,离合器上增加了一段顶杆 。
一九九二年四月
《CB400SF-N92~93NC31-1000001~1034643》
第一代CB400SF出厂 。
4冲程水冷DOHC16气门并列4缸;
最大马力53PS/12000rpm;;
最大扭矩:3.7KGM/11000rpm;;
净重:172KG;
座椅高度770MM;
轮胎:110/80-17x130/70-18;
发动机由2型CB-1改进而来:
整体来说,外形比CB-1更有棱角,但原来的后轮胎只有130mm宽 , 但大部分手推车都换成了140mm宽 。
可以看到曲轴箱右侧有一层月亮形状的电镀层 , 下缸体没有散热片 。
此时CB400的车架号为NC31-100***,发动机号为NC23E-110******,后轮宽130 。
1994年3月
《CB400SF-R94~96NC31-1200001~》
今年做的改动是改变点火时间和活塞形式,增加压缩比 。
CB400的小特点1994年化油器由VP22A改为VP22C , 排气管内径由28MM改为35mm 。
1994年CB400SF的架号是NC31-120*** , 发动机号是NC23E-150****** 。
1995年3月
CB400SF版本R1995NC31-1350001~~
《CB400SF版本S95~98NC31-1300001~》
发动机改装:加大了气缸盖,气缸体也加装了散热片 。
而且仪表侧板已经换了,排气管和94的一样 。
离合器侧面的月牙形明亮金属色被取消,改为全黑,中间有本田字样 。
1995年,CB400最大的变化——95的R版本出现,后来的CB400SF-S版本都是按照95R技术标准开发的 。首先,R版发动机转速提高了1000转,转速表的红曲达到了15000转 , 而普通版是14000转 。
化油器改为VP02,带油门开度感应装置 。同时,气门弹簧变厚 。
排气管由原来的不锈钢喇叭型改为钢前段和铝合金后段运动风格 ,
它的1~2缸和3~4缸用气管连接 , 排气管由1中4改为2中4 。
1995年CB400SF的车架号和发动机号分别为NC31-130***,NC23E-160*** 。
R版的编号是NC31-135***,NC23E-165***96被改回了圆灯 , 这是后面会出现的特殊版本 。
1996年2月
CB400SF-T1996NC31-1400001~~
后座做得更?。拖渖咸肆⑻遄? ,以区分立体字的做工 。
排气管结构变了 , 化油器2缸和3缸的进气口加长了,点火时间又变了 。
前制动钳也改成了**NISSN四活塞 。同时,制动盘与95型有很大不同 。
这是普通版的最后一期 。普通版的共同特点是排气管为电镀喇叭型 。
同年3月,S版上市:
发动机是R版的改进版(火花塞帽也是红色的)
1996年的S版和1995年的R版变化不大,排气管改为铝合金可拆式 。
取消油箱上的立体字,除了以上96项基本没有区别 。
1996年CB400SF的架号是NC31-140**** , 发动机号是NC23E-170******
R版车架号为NC31-145***,发动机号为NC23E-175****** 。
在一九九七年
CB400SF-V1997NC31-1500001~~
CB400SF-S1997NC31-1550001~~
CB400四1997NC36-1000001~~
CB400SFS版的配置有了很大的提升,仪表改为了黑色和红色 。
配备鲍鱼卡钳和可调前减震,普通版和96没有区别 。
1997年CB400SF的车架号为NC31-150****,发动机号为NC23E-180******
S版车架号为NC31-155***,发动机号为NC23E-185****
1998
CB400SF-3W1998NC31-1600001~~
最后一代NC31出现,限量50周年纪念版问世 。
除了外观其实和97的S版一样,Brembo四活塞油压对置卡钳 。
1998年CB400SF的车架号为NC31-160****,发动机号为NC23E-190****
s版车架编号NC31-165***发动机编号NC23E-195****
1999年
CB400SFVTEC1999NC39-1000001~~
新一代CB400车架的每一部分都得到了加固,发动机也换成了VTEC 。
部分踏板后移,档位连杆相应伸长,座椅下的侧板从外形上由三角形变成梯形 。
将原来的机械式油箱开关改为自动,并采用了全新的电子感应里程表 。液晶跳里程表有指示灯和燃油表 。
前制动系统是一对直径296mm的浮动钻盘,改用日本产的日清四活塞油压卡钳 。
后制动系统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原有的双活塞油压卡钳改成了更低的设计 。
【本田cb400从哪里看年代】后摇臂摒弃了原有的张力管连杆,采用全新的主断面铝合金材料 。
它用赛车不锈钢环固定在右后脚踏板下 。
1999年装载最新设计超VTEC发动机的CB400超四技术参数:
轮廓*宽度*高度(mm):2050*725*1070;
轴距:1415mm;
最小离地间隙:130mm;
座椅高度:760mm;
燃料容量:18L
体重:168kg;
发动机类型:水冷四冲程DOHC,4缸16气门 。
压缩比:11.5:1;
第一次减速比:2.171;
二次减速比:2.933 。
可选机油:美孚Racing14TAPISH/CF级SEA5W-50
美孚超级4TAPISH/CD级SEA15W-50
排气量:399mL;
最大功率:38.96kw@11000r/min;;53PS/11000转/分
最大扭矩:39n.m@9500r/min;
化油器:32mmVp04;
气缸直径*行程:55mm*42mm;
框架形式:双下环抱式高压钢管;
点火方式:电脑数字式;
避震系统:套筒式前*前直径41mm,双筒倒昭和液压弹簧;
制动系统:前一对直径为296毫米的浮动钻盘和后一对直径为240毫米的浮动钻盘;日本制造的日清
传动系统:链传动;
轮胎尺寸:前120/60ZR1755V,后160/60zr1769V;;
20-轮胎宽度(m/m/m)60-轮胎平整度(%)Zr-辐射层结构17-轮胎直径(in)55-载重指数(kg)
速度标志(适用于210公里/小时)
谈谈它的超VTEC技术 。将发动机改为VTEC型:设计重点是调节阀门的操作 。以四缸16气门发动机为例,即每个气缸配备两个进气门和两个排气门 。当发动机处于规定的低转速时,每个气缸只有一对对角气门开启和关闭,即四个进气门和四个排气门 , 另一半会在达到一定的设定高转速时开始运转 。这样发动机在低速时的工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同时凸轮曲线也可以设计得更适合高速工作 。不像一般凸轮曲线必须考虑到每一级的速度,只能取一个中间值 , 从而改善高速时的工况 。它最大的优点是减少发动机本身的磨损,提高空气体利用率和燃烧率,有利于环保 。同时由于运动量减少,发动机温度也相应下降,更有利于长时间巡航 , 日常保养费用也可以省去 。
工作时,左侧低速 。可以看到凸轮在空旋转,无法驱动气门 。在高速时 , 液压机构推动一个物体,阀门开始移动 。但是,好像没有摇臂 。看来以后调整气门间隙会很麻烦 。进气通道 , 空滤清器的容积之前有所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车还设计了一条直接通向排气阀的进气通道 。目的是降低进排气脉动,提高进气效率和冷却系统 。好像没什么特别的,但是好像多了一根水管,肯定有它的用处 。与1999年以前的车型相比 , 曲轴比1999年的明显变轻 。水套加厚,提高冷却效果 。为了提高频繁操作的可操作性,与1999年以前的车型相比,离合器上增加了一段顶杆 。
百万购车补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