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扭伤为什么会肿呢?


在进行体育运动中脚踝是比较常见的运动损伤,扭伤后会肿是很正常的,因为软组织损伤,毛细血管破裂导致扭伤处血液不畅通,堆积于扭伤处,这就是为什么扭脚后会呈暗紫色肿大的原因 。正确处理方法是:
1、扭伤后立即采取冰敷,是受伤部位血液循环减慢 , 从而使血液堆积得少,尽量减轻伤势严重性 。也可以采用云南白药喷雾剂 。
2、受伤后24小时后进行活血化瘀的治疗 , 例如茶正红花油等!
3、在未康复前不要轻易从事剧烈体育运动 。
脚扭伤以后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比较重要 , 一般在初期需要冷敷来消除患处的淤血肿痛,达到治疗效果以后,再根据伤情进行治疗 。脚踝扭伤一般是用中医的治疗方法,其中膏药外敷治疗效果更加突出 。三七活血膏是传统的黑膏药,在治疗类似扭伤以及跌打损伤类疾病时,效果比较突出 。
脚扭伤恢复期间需要注意
1、通常扭伤后24小时内 , 局部可用凉水或酒精冷敷,以促进止血,减少血肿的形成和疼痛 。24~48小时之后,才可进行热敷 , 以改善血液循环 。
2、扭伤踝关节后,不要过早下地及持重,避免妨碍其功能的康复 。一般要待7~10天扭伤基本好转后,才可逐渐开始步行 。睡眠时,患脚可用枕头垫高,以减少肿胀 。
3、行走时要注意路面的高低,光线不好时更应小心,下坡下楼时,脚的跖屈角度不要过大,防止发生扭伤 。
首先,伤后要避免继续负重或行走,切忌由同伴在伤痛局部手法按揉 。
可以用绷带或宽胶布将患侧足踝背伸90后轻度外翻位包扎固定,限制行走,并送医院处理 。
第二、对于症状轻者 , 可在伤后即用冷水或冷毛巾外敷并抬高患肢 。此时冷敷能使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 , 降低组织温度,起到止血、消肿、镇痛的作用 。因此在急性扭伤后,应施行局部冷敷,并且越早越好 。抬高患肢可加快血液、淋巴液回流,不至于使血液瘀积于血管损伤处 。
冷敷方法:将冷水浸泡过的毛巾放于伤部,每3分钟左右更换一次 , 也可以用冰块装入塑料袋内进行外敷,每次20~30分钟 。夏季则可用自来水冲洗,冲洗时间一般在4~5分钟左右,不宜太长 。
第三、如果踝部扭伤已超过24小时,则应改用热敷疗法 。此时热敷能改善血液和淋巴液循环,有利于伤处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 。
热敷方法:将热水或热醋浸泡过的毛巾放于伤处,5~10分钟后毛巾已无热感时进行更换 。每天进行1~2次 , 每次热敷约30分钟即可 。
【脚扭伤为什么会肿呢?】关节扭伤后应及时处理 , 原则是制动和消肿散瘀,使损伤的组织得到良好的修复 。关节积血较多者,应在无菌技术下及时抽出,以免后遗关节内粘连 。韧带断裂或撕脱骨折而影响关节稳定者,需行手术复位修补 , 以免引起反复扭伤,关节软骨损伤和创伤性关节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