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入京使古诗的意思
文章插图
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的泪沾湿双袖模糊面容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只托你给我的家人报个平安 。原文: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
《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名篇之一 。此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安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具有浓烈的人情味 。诗文语言朴实,不加雕琢,却包含着两大情怀:思乡之情与渴望功名之情,一亲情一豪情,交织相融,真挚自然,感人至深 。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 。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
逢入京使岑参古诗及意思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
译文朝东望故乡的道路非常遥远,思念故乡的泪水不干双袖沾湿 。
在马上与你相逢没有纸和笔,只得借助您向家人传话报个平安 。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游子多故乡的思念 。
首句“故园东望路漫漫”,就方位来讲,诗人当处于西方,据此推测,这首诗当写于诗人在西域之时 。“路漫漫”是形容路途的遥远 。东边的故乡,就其方位来讲,当然是清楚的,但是长路漫漫,望之不见,这对于思乡之人,只会增添不尽的乡愁,于是便有了第二句:“双袖龙钟泪不干” 。这是正面描写自己因思乡而产生的悲伤 。“马上相逢无纸笔”,扣诗题“逢”字同时说明这是无意中在路上碰找入京的使者,没有纸笔,当然也谈不上写信带回故乡了 。不过诗人思乡心切,他仍然要求使者给他捎个口信,告诉家里人,他平安无恙 。一个“凭”字说明诗人对使者的极端倚重,同时也表现了诗人浓重的乡情 。
逢入京使唐岑参这首诗是什么意思诗词原文: 逢入京使①
唐 岑参
故园②东望路漫漫③,双袖龙钟④泪不干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⑤君传语⑥报平安 。
②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园 。
③漫漫:形容路途遥远 。
④龙钟:形容流泪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
⑤凭:托 。
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 。
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
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编辑本段]创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八年(749),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 。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 。
诗人此时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 。远离京都和家园的心情是凄凉的,又正遇上和自己反向而行之人,因而不免感伤 。但远行之人又想安慰家人,说自己在外平安,不必担心 。这样朴素而又复杂的人之常情,用朴实无华的叙述式语气道出,更觉得真切感人 。[编辑本段]诗词鉴赏:“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 。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 。“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 。“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 。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 。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心情是复杂的 。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如同随口而出,特别是后两句写马上相逢的情景,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镜头集中清晰,如影视特写一般,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道,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 。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 。清人刘熙载曾说:“诗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 。”(见《艺概 。诗概》)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 。岑参这首诗,正有这一特色 。钟惺评此诗:"只是真 。"谭元春曰:"人人有此事,从来不曾写出,后人蹈袭不得 。所以可久"(《唐诗归》卷十三) 。沈得潜曰:"人人胸臆中语,却成绝唱"(《唐诗别裁集》卷十九)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岑参(715-770),荆州江陵人(现湖北江陵),早岁孤贫,博览经史 。岑参为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世称“高岑” 。其诗雄健奔放,想象奇特,色彩瑰丽,尤长于七言古诗 。
岑参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 。父亲也两任州刺史 。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 。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 。二十岁至长安,献书求仕 。以后曾北游河朔 。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 。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赴安西,十载回长安 。十三载又作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再度出塞 。安史乱后,至德二载才回朝 。前后两次在边塞共六年 。他的诗说:“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边塞苦,岂为妻子谋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又说:“侧身佐戎幕,敛任事边陲 。自随定远侯,亦着短后衣 。近来能走马,不弱幽并儿 。”(《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可以看出他两次出塞都是颇有雄心壮志的 。他回朝后,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以后转起居舍人等官职,大历元年官至嘉州刺史 。以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 。
岑参的诗题材很广泛,除一般感叹身世、赠答朋友的诗外,他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诗 。诗风颇似谢兆、何逊,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 。象殷番《河岳英灵集》所称道的“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暮秋山行》),“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等诗句,都是诗意造奇的例子 。杜甫也说“岑参兄弟皆好奇”(《美陂行》),所谓“好奇”,就是爱好新奇事物 。
自出塞以后,在安西、北庭的新天地里,在鞍马风尘的战斗生活里,他的诗境空前开扩了,爱好新奇事物的特点在他的创作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塞诗的主要风格 。
岑参的诗歌,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这和高适是一致的 。所不同的是他更多地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而缺乏高适诗中那种对士卒的同情 。这主要是因为他的出身和早年经历和高适不同 。
岑参的诗,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他的好奇的思想性格,使他的边塞诗显出奇情异采的艺术魅力 。他的诗,形式相当丰富多样,但最擅长七言歌行 。有时两句一转,有时三句、四句一转,不断奔腾跳跃,处处形象丰满 。
【逢入京使古诗的意思,逢入京使岑参古诗及意思】
推荐阅读
- 一文教你正确的染发教程 欧莱雅染发膏使用方法
- 鸭血粉丝汤的做法,南京的鸭血粉丝汤怎么做
- 8个透视表的使用技巧 数据透视表教程及素材
- 使命召唤转向模式是什么意思
- 京东京豆过期怎么恢复
- 浮漂123号的使用方法
- 老北京炸酱面做法
- 怎样用便携式柴油灶具 便携式野餐柴油炉使用方法
- 如何报考北京导游证
- 手机充电时能使用蓝牙功能吗